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以後,奧地利作家茨威格這樣表達了他的充滿和平主義的理想:
……在那和平的最初日子裏,歐洲人表現出空前的深信不疑的心情。因為現在地球上終於有了空間去建立那個早就盼望著的正義和博愛的王國,我們夢結著當時就建立共同的歐洲,不然,就要永遠失去時機了。……我們心裏想,這將是我們的世界,一個我們夢想過的世界,一個更美好、更人道的世界。
縱觀聯合國在50年所經曆的過程,它走過一條漫長而崎嶇的路。在這條路上,有成功,也有失敗;有喜劇,也有悲劇;有歡樂,也有辛酸。有不少人對聯合國寄予厚望,也有少人對它大為失望;讚頌聯合國的人很多,對它嚴厲批評的人也不少。總之,希望著改革。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然而在冷故時代,美蘇從戰時盟友成了冷戰的敵人。兩霸,特別是美國操縱聯合國,大打出手,聯合國成為大國強權鬥法的場所。
聯合國成立後的最初20年,是美國控製和操縱聯合國的年代。在聯合國的51個創始會員國中(包括後來簽字的波蘭),蘇聯及其東歐盟國隻占6國。在眾多的中小國家中,受當時曆史條件的眼製,美國基本上可以穩定地控製它們中的大多數,再加上英、法及其他西歐國家,美國在聯合國一年一度的大會上以及在各委員會中可以穩操勝券。而且在有關重要問題的表決中,往往也能輕易獲得2/3的多數。
實際上,美國把聯合國看成它自己的國務院。
但是,在安理會中,蘇聯的否決權是美國操縱安理會的最大障礙。多年來,蘇聯對聯合國的政策幾乎可以歸結為如下公式:每年秋季派代表團到聯合國“例行公事”,不是籠而統之地在聯大呼籲裁軍,就是像慷慨激昂地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表示譴責;在中東和南部非洲等問題上則同第三世界國家一起投票孤立以色列和南非,挖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牆腳\",最後\"凱旋回國\",宣布蘇聯的\"列寧主義外交取得巨大成功\"。
否決權是蘇聯手中的一張王牌,因為如前所述,安理會對程序問題以外的“一切事項之表決,應以九理事國之可決票包括全常任理事國之同意票表決之。”作為國際政治演變鏡子的聯合國不可避免地反映了美蘇冷戰的國際格局,否決權遭到了長期的厄運。蘇聯在與世界和平與安全無直接聯係的問題上大量使用否決權,為阻止美國的同盟國加人聯合國。如蘇聯曾6次否決意大利加人聯合國,葡萄牙、愛爾蘭、約旦、錫蘭、南朝鮮、南越、日本各被否決4次。因為蘇聯社會主義陣營中的阿爾巴尼亞、保加和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無法獲得安理會中7票之可決票來加入聯合國(當時是11個理事國),即使美國不投否決票,因此蘇聯把這種情況斥之為“集體否決”。
這種僵局持續了大約有10年,一些國家紛紛希望通過聯合國大會來解決這個問題。1946年,澳大利亞提出建議,賦與聯大接受新成員國的全部權利。1952年秘魯又出新招,它認為安理會討論的所有事項都是程序性的,實質就是取消五大國的否決權。為此,聯大還特別設立了委員會專門研究這個問題,並和安理會的理事國協商討論。\"解鈴還須係鈴人\",這個政治問題還需美蘇兩國最終解決。1955年12月,會員國問題終於出現了突破口,美蘇達成一攬子協議,雙方應允同時接納16個新成員國。以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這個大家庭中。
為了摧毀蘇聯否決這一障礙,美國當時的國務卿杜勒斯竟然企圖修改憲章,他建議在增加安理會中通過決議必要票數的同時,減少常任理事國的同意票數。這一動議顯然違反憲章的規定以及大國協商一致的原則,因而未能得逞。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繞開蘇聯否決這塊絆腳石,美國一般采取兩種戰略:一是美國依仗多數將一些涉及國際和平及安全,原應由安理會討論的問題,直接交由聯大討論。早在1947年第2屆聯大時,美國就操縱聯大成立了由全體會員國組成的“臨時委員會”,即所謂“小型聯大”,規定它可以在例行的年會之間舉行會議討論包括國際和平及安全在內的各項問題。
1950年12月3日第5屆聯大在美國的動議下,又進一步通過了一個名為“為和平而聯合行動決議案”(UnitingforPeaceResolution)。這是一個影響深遠的決議案。它規定:如果世界上出現威脅或破壞和平的行為,安理會由於鐵乏常任理事國之問的一致而無法采取行動時,聯大可以在多數成員國的要求下,在24小時內召開緊急會議,討論采取措施,包括動用武力。美國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借口安理會無能為力而架空安理會,從而由它在聯大緊急會議上輕而易舉地挾持多數,通過它所希望的決議。所以,決議草案受到蘇聯及其東歐盟國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