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秋天,十月份。”
“聽說那幢大廈要出售,我想您應該不會續約吧?”
“這件事還沒有定案,不過我聽說有所大學想在這附近建一個新校區。如果是真的,您的診所是一定要搬的,對不對?”
“是啊。”
波士迪繼續說:“你可以把診所搬到別的地方。反正,不論政治局勢好壞、經濟是否衰退,不管任何狀況,人們還需要醫生的。所以你一定要遷移診所。”醫生點點頭。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現在就決定遷移診所呢?你至少還會行醫二十年以上,總不會一直呆在這個窄小的診所吧?”
醫生微笑說:“我的診所真的太擠了!”
波士迪將桌上的卡片遞給醫生,伯恩斯看見卡片上印著一行字:“凡事徹底考慮周詳才下決定的人,永遠做不了決定。”“我跟太太也常談到這一點。記得買第一部車和第一幢房屋時,我們都討論過這一點的重要性。總是我太太先預見未來的發展,堅持這些都是未來的需求。她的判斷是正確的。”伯恩斯說完,一拍桌子,說:“好!感謝你的建議,我今年夏天就遷移診所。”
兩周後,波士迪接到伯恩斯太太的電話,說她的先生已經找到一幢新大廈,簽了十年租約,她還說,伯恩斯醫生很快就要找波士迪,討論更換醫療設備等事宜。“我要先謝謝你,”她說:“總算有人勸他搬出那個小診所。”這就是預測未來事件的成交案例!、
100.激發客戶的購買欲望
在經過一係列的努力去引發顧客的興趣之後,下一步就是去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讓顧客從感興趣到具有購買欲還是有相當一段路程的。在這一階段,總的來說,直銷員和顧客進行的是一場心理戰。開動腦筋,迅速而準確地把握住顧客的心理,在適當的時機消除顧客的疑慮是相當重要的。
當我們指出顧客的需求,而顧客依然表現不很積極,購買欲望仍不是很強,這時你不妨再略施小計,刺激他的購買欲,語言技巧此時尤其重要。
引用別人的話試試。有時你說一百句也頂不上你引用第三者的話來評價商品的效果好。這種方法的效果好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如果你是說謊而又被識破的話那就很難堪了,所以你應該盡量引用真實的評價。一般來說你引用第三者的評價會使顧客產生安全感,在相當程度上消除戒心,購買你的商品就放心得多了。
最有說服力的語言莫過於顧客周圍某位值得人們信賴的人所講的話。你可以先向這樣的人物直銷你的商品,隻要你夠機靈,從他的口中得到幾句稱讚應該不會太難,而這句稱讚將是你在他的影響力所及的範圍內進行直銷的通行證。如果某個有影響力的人曾盛讚或者使用了你的產品,這將使你的直銷變得比原來容易得多。
用廣告語言來形容你的產品可收到獨特效果。廣告語言具有簡練、感染力強的特點。如果你的產品在一些媒體上進行過宣傳,你不妨借用一下廣告中的標題語言,如果顧客看過廣告則會起到加深印象的效果。比如你直銷一種特別鋒利的齒形餐刀,那麼你用這樣的語言:“您和您的家人用這種餐刀品嚐鮮嫩的牛肉,感覺一定好極了”,會比“這種餐刀的齒形設計鋒利無比”要好得多。因此,注意語言生動是極其重要的。
幫助顧客出謀劃策,使其感到有利可圖。一般來說,顧客對於額外的收獲還是樂於接受的。在介紹產品時不妨提供一些優惠條件,或贈送一些小禮品,以刺激顧客的購買欲望。
101.打消客戶購買時的顧慮
紐約有位房屋拍賣高手戴伊,成功地將紐約帝國大廈賣給美國鋼鐵公司創辦人蓋瑞,因為他能幫助顧客克服恐懼。
蓋瑞想買一幢大廈,但是不喜歡戴伊提議的建築物。戴伊發現蓋瑞真正中意的是帝國大廈,因為美國鋼鐵公司一直在這裏辦公,但是,困擾蓋瑞的是,員工都想要“新型大廈”。
不過蓋瑞把這個困擾放在心中,故意批評帝國大廈結構老舊、位置不佳等等。戴伊知道這不是蓋瑞的心聲。戴伊也知道他必須幫助顧客克服困擾。所以戴伊平靜地說:“蓋瑞先生,您初到紐約時辦公室在哪裏?”
蓋瑞沉默了一會,說:“就在帝國大廈。”
“美國鋼鐵公司在哪裏創辦的呢?”
“就在這裏,帝國大廈。”他回答。
接著兩人沉默不語。最後、蓋瑞說:“我的屬下幾乎個個都想搬走。但是這裏是我們的家。公司在這裏誕生,在這裏成長。我們要留在這裏。”
戴伊幫蓋瑞理清了自己的困擾,半小時內交易完成。聰明的戴伊讓蓋瑞說服自己。蓋瑞擔心其他人的不同意見,而戴伊幫助他克服這些困擾,決定買下帝國大廈。
買方在成交前一刻,需要他人肯定自己的決定是否明智,是否符合本身的利益。但是買方表現恐懼的方式各有不同。他們可能不高興、懷疑、唱反調。也可能不說話,或者麵色不悅。
不管買方以什麼方式表現恐懼,你都必須一再提出保證,肯定這場交易是當下最明智的抉擇。所有顧客都會害怕,而你必須幫助顧客克服恐懼,交易才有可能圓滿完成。
當某位顧客聽了你的說明,頻頻點頭。但是當你一拿出訂單,顧客卻突然落荒而逃。這是由於直銷員提出訂單的方式不當,或時機不宜,才會破壞了成交機會。訂單會激發顧客不正常的情緒。買方這時候的行為完全不合常理,因為他們害怕白紙黑字簽下自己的姓名,害怕做出不明智的決定。
學學馴馬師的技巧。馴馬師替新來的馬上鞍之前,會先讓馬聞聞馬鞍,再把馬鞍放下,讓馬看得更清楚。這些動作目的在讓馬逐漸熟悉馬鞍,往後的工作會順利,成交也一樣。買方和馬一樣,都害怕不熟悉的事物。
因此,直銷員要小心處理訂單,讓顧客不覺得害怕。談話開始不久,就要拿出訂單,讓買方逐漸熟悉訂單。談談訂單上的文字,將訂單放在顯眼的地方。這樣一宋,等到你說“請在這裏簽名”時,顧客才不會逃之天天。
有位聰明的直銷經理把價格表和訂單彙集成冊(在該行業中,價格每日變動)。顧客光臨時,首先要知道的是價格。所以直銷員先將冊子擺在櫃台上,打開冊子報價。這時,顧客眼前就是訂單,但是他們不知道。下一步驟自然是在訂單上簽字,顧客覺得一切非常簡單、自然又合理。這樣就消除了成交時刻的訂單恐懼症。
102.讓顧客決定細節
直銷員應該經常給顧客提供一些次要選擇(絕不要是重大選擇),常問一些細節問題。記住前蘇聯著名導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建議:“世界上沒有小角色,隻有小演員。”“細節問題”秘訣變化多端,效果強大,既安全又簡單。不論直銷任何產品、麵對任何顧客,它都是成交的利器。
成交時機成熟時,直銷員隻提出次要問題讓顧客針對一些細節作決定(而不是決定買或不買)。對於這類型的細節問題,買方不至於猶豫不決。但是直銷員如果提出重大抉擇,顧客可能要打退堂鼓。
“細節問題”——提出次要問題、換取大筆交易。
有些直銷員不敢輕易拿出訂單,因為顧客害怕訂單。但是進行直銷時,越早拿出訂單越好。顧客會因而熟悉訂單,到了成交時刻,顧客就不會對訂單感到震驚。拿出訂單時要若無其事,讓顧客覺得填訂單隻不過是個細節。
填寫訂單時不要跟顧客的眼神接觸。如果你抬起頭,顧客可能會告訴你,他還不準備購買,需要再考慮。如果你低頭盯著訂單,填訂單,這時候顧客就必須采取行動幹涉,才能阻止你的行動。
訂單填妥後,交給顧客說:“請檢查一下。”同時將筆遞出去以這個行動告訴顧客:“請在這裏簽名。”所有行動都要冷靜、若無其事地進行。因為在成交時刻,顧客的情緒十分敏感,直銷員采取自信冷靜的態度,往往可以完成交易。
103.提高客戶的成交目標
葛雷高裏的秘訣稍加改變,就成為“提高目標法”。例如:你想向朋友借五百元,但是你說要借一千元。朋友為了看好荷包,同時又顧及到彼此的友情,可能會說一千元實在沒辦法,五百元可以嗎?
根據美國前副總統馬歇爾的經驗,要國會通過撥款提案,最好的辦法,是將所需款提高兩倍。自認精明的、節約的國會,必定削減一半款項,最後通過的數字正是馬歇爾想要的。這個技巧自此成為華府的一貫作風。
進行直銷時,直銷員提出的購買建議,最好超過顧客能夠接受的範圍。這樣一來,顧客如果接受建議,你可以暗自竊喜。最可能出現的狀況,卻是顧客開始討價還價,降低你的要求,但正好達到你的原定目標。辦公設備的直銷競爭激烈,但是優秀的直銷員莫理斯以這個方法,創下驚人紀錄。他建議顧客采購大量產品,數量遠超過顧客所需。結果顧客忙著研究應該降低多少數量,至於能否試用機器?顧客早就拋到九霄雲外。
104.將顧客推向成交的關口
運用“認定成交”秘訣時,直銷員首先肯定顧客的購買意願,在顧客麵前流露同樣肯定的態度,並以這種力量,將顧客推向成交的關口。這個秘訣可以在各種不同情境發揮效果,而且一點都不冒險。你隻是溫和地認定顧客會買,並引導顧客,做出你心中早有定見的決定。
某一場藝術表演的海報上寫著“五弦琴單人舞”,藝評則讚為“耀眼的美國藝術”。盡管如此,當觀眾一道走入表演廳時,心中不免帶著懷疑。畢竟這是一場單人表演,能不能持續吸引觀眾,完全靠單一表演者的功力。不過,當美國著名表演藝術家瓦德從觀眾席後方緩緩現身時,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瓦德表演了激動人心的五弦琴歌舞,接著拿出一支圓珠筆,指著前排的一位男士說:“你準備買這支筆了,隻要二十五毛錢。”這位觀眾付了錢,收起了筆。
“手中有錢的顧客,一個也不能錯過。”他又跑回舞台,抓了兩把圓珠筆。“這些筆可以在紙張的正反麵寫。”說著,又賣出了十支。他在道上來回奔跑。“這些筆,可以用來書寫各種文字。”又賣出二十支。這時候觀眾幾乎陷於瘋狂,紛紛站起來大叫:“這裏,我要買!”瓦德賣完四十支筆之後,已經沒有存貨了,繼續表演五弦琴舞。
“這是一場模擬直銷員的表演,反映美國文化的一部分。”瓦德說:“隻要你認定人們願意購買,並以正確的方法促使他們購買,他們絕對不會拒絕。”
105.引導客戶成交
引導顧客成交,可以使用一個神奇的技巧,也就是選擇恰當時機,詢問顧客“什麼時候”需要產品。甚至間接提示“使用時機”也可以引發這種力量。如果顧客想要你的產品,必定會有一個關鍵時機,是顧客最容易接受的時刻。引導顧客考慮使用產品的“時機”,利用這個時刻成交。
舉例來說,你正向顧客展示服裝,顧客中意一件外套,但卻猶豫不決。你說:“嗯,你最晚星期天要用這件外套,今天是星期五,沒問題,我們星期六可以送到府上。”你不需要問顧客想不想買,你認定顧客要買。除非有確實的阻礙(例如顧客付不起價錢),否則運用這個技巧,成交是必然的結果。
你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問:“你最快什麼時候需要這套衣服?”前提是你必須先認定顧客有購買意願。你一猶豫,顧客就跟著猶豫了。你必須充滿自信,強勢地肯定你的主張。你的一切言語、行動,都必須展現出自己的信心。
一位企業管理顧問正在曼哈頓尋覓昂貴的辦公室。中介商帶著顧客看過各種不同辦公室,從不懷疑顧客的成交意願。她腦中隻有一個問題——哪個辦公室最適合這位顧客?
中介商介紹過不同的辦公室之後,判斷成交時機成熟了。她先帶顧客到一臨時的辦公室,說:“喜歡這間辦公室嗎?這裏可以眺望河景。”顧客回答喜歡。這位沉穩的高手再帶顧客到大廈的另一邊,問他喜不喜歡眺望天際的辦公室。“非常喜歡。”這位企管顧問回答。“你比較中意哪一間?”顧客想了一下,回答:“還是河景好。”“那就決定河景辦公室了。”金牌直銷員說。顧客完全沒有機會拒絕。
你可以發展各種方法,來運用“認定成交”秘訣。這項秘訣有兩個特點,一、可以在各種不同情境發揮效果,二、一點都不冒險。你隻是溫和地認定顧客會買,不會引起顧客任何不滿。你沒有給顧客壓力。你隻是不動聲色,溫和地引導顧客,做出你心中早有成見的決定。等什麼呢?你早知道顧客一定會買的!
106.要求顧客購買
假設你與顧客約好了見麵的時間、地點,一切都沒有問題。但是,當你到達時,你的顧客塔格特卻匆匆往外走,一麵說:“對不起,突然有急事,我現在要趕飛機。”你怎麼辦呢?首先,表達諒解之意,說:“我再和您約時間,一路順風。”邊說邊跟著她走,問顧客往哪裏去(當然這要先看你和顧客的關係如何)。這時候如果顧客有所回應,試試成交如何“反正不會有任何損失,就試試吧!”
“塔格特女士,我現在就把係統安裝起來如何?細節總是等你回來我們再談。當然,我們絕對不會先收費,等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我們再收費。”這對你有什麼損失呢?顧客可能會答應。如果顧客拒絕,你至少約了下次見麵的時間。
不管你習慣使用哪些技巧,別忘了要求顧客購買。
107.說服顧客多買
美國《科學文摘》發行人曼道不但采用提高目標法,還加以發揚光大,不但提高目標,還要達到目標。“如果有人想登一頁廣告,我的工作就是說服他登兩頁。”曼道說:“直銷員的工作是把顧客的購買數量提到最高。”他告訴手下的直銷人員,當顧客說“可能買”,讓他“一定”買;顧客說買兩頁廣告讓他買四頁;顧客說買四頁廣告,讓他買十二頁。
“最近,我的直銷員談成了十二頁廣告。”曼道說:“他說這是個好顧客,非常喜歡我們的雜誌。我說:‘很好,我們再去拜訪他。’這位直銷員聽了非常緊張,生怕我破壞廠這筆交易。我問顧客為什麼買十二頁廣告。原來顧客有一筆預算,必須在聖誕節之前消化掉。我接著說:‘那你不如登三十六頁廣告。’結果顧客買下三十六頁廣告。”
“其實當顧客表示要登十二頁廣告時,直銷員的工作才剛開始。他的工作就是說服顧客多買幾頁,畢竟十二頁是顧客自願購買的,直銷員的工作才剛開始。”曼道認為,這一案例的成功,關鍵在於探索顧客的購買原因。
最有效的人際溝通方式,就是向他人提出建議。許多直銷員借著這個婉轉的方式,完成不少交易。例如,你問:“你希望穿這套衣服,參加星期五的會議,對不對?”顧客答:“對”;“這個顏色比較能搭配你的窗簾,對不對?”“應該沒錯”……如此這般,你提建議,顧客點頭。婉轉建議最大的優點,就是不容易遭受拒絕。
108.直接向客戶要訂單
“細節問題”還可以運用於另一種狀況。營銷大師柏蒙特用這個秘訣詢問顧客,為什麼無法下決定?他說:“我經曆過一陣直銷低潮,一些不可能失敗的交易,都無法完成。我和顧客發展很好的關係,他們似乎很喜歡我,對產品和價格也很滿意。但是他們卻猶豫不決,無法成交,我簡直束手無策。顧客總是說:‘我得和太太談一談。’‘我回去想一想。’‘明天一定打電話給你。’我簡直無法回應這些說詞。最後,我隻好約了一位年收入十二萬五千美金的金牌直銷員,向他傾訴種種困境。他的回答讓我永遠忘不了。”
“反正再這樣下去也沒什麼進展,你所有的技巧都可以使出來啊!”
“我已經盡全力了。”
“那你不如直接問他們,到底為什麼無法決定?”他建議。
“既然他們喜歡你,產品和價錢也都滿意,到底為什麼不買?其實你問我,不如直接問他們。你忘了直銷中最關鍵的一步,向他們要訂單!”
我試了。我問了一位猶豫不決的顧客,什麼原因讓他無法下決定?他困惑地說:“我真的不知道,沒有原因,好吧!我買。”麵對這類情況,提出這個簡單問題的成功概率是百分之八十。
109.巧用“免費贈送”
天下沒有虧本的生意,顧客絕對占不了便宜。這一點顧客都知道,但是他們仍然希望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降臨。因此,直銷員應該熟悉“免費贈送”技巧,並靈活運用這個技巧可以消除成交的最大阻礙。
人們總是癡心妄想不勞而獲,其實很少人能夠如願。但是,縱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人們依然不會放棄。
人們有不勞而獲的心態,因為我們天性喜歡獲利,每個人都不例外。某一天,有個人碰到這樣一個機會。有位直銷大師向他直銷特價的象肉三明治。這是罕見的特惠驚喜,突然之間,他可以獲得一整車的特級象肉三明治。
“可是我吃素,”這個人告訴直銷員“我不吃肉。就算我吃肉,我也不忍心吃瀕臨絕種的動物。最重要的是醫生說了,我隻能攝取流質食物。我不可能買你的象肉三明治。”
“我忘了說明,”直銷員說:“每個三明治隻要兩毛五。”
“真的?我買了。”顧客說。
價錢太吸引人了,幾乎是免費贈送!這是顧客無法抵擋的誘惑。雖然天下沒有虧本的生意,顧客絕對占不了便宜,這一點顧客都知道,但是他們仍希望有不勞而獲的好事降臨。因此,直銷大師一般都應該熟悉“免費贈送”技巧,並靈活加以運用。這個技巧可以消除最大的阻礙,也就是顧客的拖延戰術。例如:直銷員答應顧客,額外贈送點可能價值不高的小東西。這時候除了特別精明的顧客之外,幾乎每個人都會自願上鉤。
你可能經常發現一種狀況,顧客聽著你的介紹,很快產生興趣。你有十足把握,顧客相信你所說的一切,也需要你的產品。但是,到了決定成交的緊要關頭,顧客不願意成交!直銷陷入困境。你一再回想,剛才並沒有說錯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麵?
這是因為顧客采取拖延戰術,當你遇到這類問題時,采用“免費贈送”秘訣,就可以輕易化解這類戰術。“免費贈送”的秘訣在於提供特殊的誘惑因素,促使顧客當場購買。這個秘訣也針對顧客的另一個弱點——害怕損失:現在不行動,將損失贈品。
直銷大師往往將“免費贈送”當作最後誘因,能夠產生最大的效果。直銷員應該保留這個誘因,作為最後的製勝手段。這個購買誘因之所以吸引顧客,是因為人們總希望獲得一些特殊、個人獨享的待遇。直銷員提供的贈品可能有價值、也可能沒有價值;可能是實物、也可能不是實物。這個技巧告訴顧客,現在不行動,就得不到這個贈品。顧客為了避免可能的損失,因此,決定成交。舉例來說:有位女士詢問培根蛋三明治的價錢。
“兩塊四毛。”餐廳侍者說。
“裏麵幾個蛋?”
“一個。”
“幾片培根?”
“兩片。”
該女士想了一下,搖了搖頭,準備離去。就在她走出餐廳之前,侍者大聲說:“小姐,麵包是免費的。”於是該女士買了三明治,因為免費的麵包太吸引人了。
“免費贈送”秘訣的應用重點,在於“時機”以及“方法”。有時候“免費贈送”秘訣是唯一的成交策略,然而也可以備而不用。聰明的金牌直銷員總是保留“免費贈送”秘訣,作為最後的救濟手段。
110.用激將法讓客戶購買
著名營銷專家布盧爾用“激將法”(很冒險的手法),成功地將激光打印機直銷出去。
“某一家航空公司的經理想買激光打印機,”這位金牌直銷員說:“但是他怕上司批評他浪費,所以交易一直談不成。我不斷打電話告訴他,點陣式印表機早就過時了。但是,任憑我口沫橫飛,他一樣不為所動。”
“我想到可以用激將法,好好刺激他一下。或許他會為了保全麵子,把害怕上司批評這回事拋到腦後。於是,我走進他的辦公室,用力拍他的點陣式印表機,大聲說(讓全辦公室都聽得到):‘T型福特!這叫T型福特!”’
“什麼叫T型福特?”這位經理說。
“T型福特轎車!就是福特公司當年風靡一時的名車,不過早就過時了,就像這台點陣式印表機。現在還有這種古董,實在太落伍了。”布盧爾說。“激將法”果然產生效果,這位經理開始認真考慮。兩天後他打電話給布盧爾,要他把點陣式印表機換成激光打印機。
“顧客怕花錢,但更丟不起麵子。辦公室用過時的舊機器,確實令他尷尬。”布盧爾說:“我不會對所有顧客采取激將法,這太冒險了。因為我了解這個顧客,知道他會有什麼反應,才敢這麼做。”
111.您還想買什麼產品
產品介紹是直銷的手段,不是目的。可惜有些直銷員忘了這一點。
羅格特女士一直希望購買(大美百科全書)。有一天,她打電話給出版社,希望洽購這套書。她告訴直銷代表史卡爾,自己一直想買這套書。但史卡爾仍然花了一個小時介紹這套書。或許他認為,這樣才算提供完善的服務,然而,在這個狀況下,史卡爾隻是浪費時間,如果麵對其他顧客,他恐怕會失去這筆交易!
假如你的直銷中,采用“直接成交”秘訣就可以成交的案例占百分之十,那麼省下宋的時間可以讓你進行更多交易。如果你發現顧客已經決定購買,直接要求成交!直銷員應該一開始就要求成交,過程中不斷要求成交,並且在離開前,再次要求成交。以下是其他要求成交的說法:
(1)一見麵就提出成交:“您想不想擁有這套音響設備?”
(2)建議顧客試用:“先試用一打吧!”
(3)提出第三人的見證:“米勒公司用了這種機型,能源成本節省了百分之十。”
(4)“回馬槍”戰術。做出戰敗狀,準備離開。再回頭,提出各項事實、數據及案例,繼續進行直銷。
(5)打一通電話,請顧客和對產品滿意的客戶談談。需要別的產品嗎?
美國著名的保險直銷員法卡薩德,將“直接成交”秘訣進一步發揚光大。麵對直銷困境,他不要求顧客成交,而是問:“您還想買什麼產品?”
有一次,法卡薩德和一位棘手的顧客洽談二十五萬美元的保險。他努力了好幾個星期,雙方的拉鋸戰似乎永無休止。最後,顧客終於進行健康檢查。但是,核保部門的回音卻是:“具保,資格不符。”花了這麼多工夫,換宋一場空,法卡薩德一定十分沮喪?不!法卡薩德可不這麼想。一向相信麵對麵溝通的法卡薩德。親自去見顧客,解釋核保部門具保的各項細節,並誠摯表達遺憾。接著他開始探詢顧客的動機。“我了解你為什麼需要這個保險,”他說:“這些理由絕對站得住腳。但是,您還有沒有其他需求?”這位貿易公司總裁說:“有,我想給女兒女婿提供一些保障,可惜現在做不到了。”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法卡薩德說:“我可以提供一個計劃(他總是說計劃,而不是保險),萬一您的女兒或女婿身亡時,可以獲得節稅,我相信這個計劃您會同意的。”顧客產生了興趣。接著,法卡薩德開始分析顧客女兒女婿的資產。很快地,法卡薩德向顧客提供了兩套保險計劃,保額共計五十五萬美金。這位父親簽了支票。法卡薩德的業績,通常是公司規定額的兩倍,他總是將問題視為機會。
你也可以運用相同原則。分析每一個問題,每個問題都蘊藏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