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社交中不能碰的“地雷陣”(2 / 3)

在整個二次大戰期間,斯大林在軍事上最倚重的人有兩個,一個是軍事天才朱可夫,一個則是蘇軍大本營的總參謀長華西裏也夫斯基。

眾所周知,斯大林在晚年逐漸變得獨裁、專製,“惟我獨尊”的個性使他不能允許世界上有人比他高明,更難以接受下屬的不同意見。在二戰期間,斯大林的這種過分的自以為是曾使紅軍大吃苦頭,遭到本可避免的巨大損失和重創。一度提出正確建議的朱可夫曾被斯大林一怒之下趕出了大本營。但華西裏也夫斯基例外,他往往能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覺中采納他的正確的作戰計劃,從而發揮著傑出的作用。

華西裏也夫斯基的進言妙招之一,便是潛移默化地在休息中施加影響。在斯大林的辦公室裏,華西裏也夫斯基喜歡同斯大林談天說地的“閑聊”,並且往往“不經意”地“順便”說說軍事問題,既非鄭重其事地大談特談,講的內容也不是頭頭是道。但奇妙的是,等華西裏也夫斯基走後,斯大林往往會想到一個好計劃。過不了多久,斯大林就會在軍事會議上宣布這一計劃。於是大家都紛紛稱讚斯大林的深謀遠慮,但隻有斯大林和華西裏也夫斯基心裏最清楚,誰是真正的發起者,誰是真正的思想創意者。

斯大林晚年的獨行專斷可以說是達到了強烈的程度,而華西裏也夫斯基之所以還能夠不斷地讓斯大林接受自己正確的作戰計劃,就是因為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不直接發表不同意見,而是在和斯大林的閑聊中“不經意”地流露自己的一些“想法”,用這些想法潛移默化地影響斯大林的軍事觀念,使他在受到啟發後做出他自己的決定,這確是一種高明的辦法。

再開明的領導其內心也是不喜歡過於直白的建議和批評的,因為這直接使他的權力受到威脅。即便他有時接受了你的直言相勸,並獲得了顯著成果,且內心裏也承認你的能力,但他讚賞的卻是你意見和建議本身,而不是你的進言方式。

總之,領導麵前莫逞能,因為作為領導他有生殺予奪的權力,弄不好你就是說對了也會遭到他的批駁,這樣做實在是劃不來。

4.社交中保持等距離。

“社交魔方”

你要別人怎樣待你,你就得先怎樣待別人。

——戴爾·卡耐基

社交活動中,我們經常需要同時與幾個人打交道,這種情況下,常常容易犯厚此薄彼的錯誤。你“厚”的人可能是歡喜中帶點尷尬,但被你“薄”的人就注定要滿腹怨氣了。這樣做會給你的人際關係帶來嚴重影響,為了避免這種失誤,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循等距離原則。郊遊活動中,班長徐偉帶了四名女生去采蘑菇,回來的時候,其中三個女生卻噘著嘴,滿臉的不高興。輔導員問幾個女孩為什麼生氣?她們回答說:“什麼意思嘛?一起出去,班長卻隻對那個女孩獻殷勤,對我們理也不理,我們中有誰得罪了他嗎?”輔導員聽完就找徐偉談了話,結果徐偉大呼冤枉:“我隻不過是跟那個女孩比較熟悉,才多說了幾句,並沒有嫌棄另三個女孩的意思啊!”最後徐偉找到三個女孩,真誠地跟她們道了歉,並請她們吃了頓飯,三個女孩才算原諒了他。

社交中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不管你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會影響到人際關係,所以社交中一定要謹言慎行,和人保持等距離。

在握手寒暄時,應按禮節規定的順序依次進行,不應該不講先後順序,跳躍地進行。與多人握手時,注意與每人握手的時間應大致相等。

在與為數不多的人交換名片時,應按禮節規定的順序,可以一一地把自己的名片遞過去,請對方指教。那些在場者並不一定都想要你的名片,但僅憑自己的判斷不給他們也有失禮之嫌。

一個男士與兩個女士同行或坐在一起時,不應夾在她倆中間,否則,男士同她們談話就不得不左右兼顧。那麼男士的最佳位置應是坐在或走在她們的左側才合乎禮儀。因為此刻你若居中而坐,或是走在中間,是難於做到一左一右絕對“等量”地對待她們的。

然而,這一規定卻有個例外。在一位未婚男子同兩位單身女子同行時,如果他靠近其中的一位而遠離另一位,反而可能引起她們的不安。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是走在她們中間較好。

在招待客戶時,不論是對待大客戶還是小客戶都要設法照顧周到,盡量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在某公司舉辦的一個大型答謝晚宴上,業務員周平及其他業務員都忙著招呼各自的客戶,周平的客戶很多,他與小客戶打過招呼後,就借用餐時間與一個大客戶交談起來,因為這個大客戶曾與公司產生過誤會,通過交談,與這個大客戶基本上達到了溝通的目的,消除了誤會。事後,有一個小客戶打來電話,說不想用該公司的產品了,當時周平非常吃驚,因為雙方一直合作得不錯,雖然產品用量不大,但一直保持業務往來,且關係很好,他不知道是哪方麵得罪了這位“上帝”。後來經過多方打聽,原來在那次晚宴上,這位客戶就坐在自己的鄰桌,因受其冷落,所以才欲終止合作。後來經周平不斷地加以解釋,才挽回了這位客戶。

到公司去洽談業務或辦事,進入辦公室後應設法與辦公室業務人員都聊上幾句,以調節氣氛,不能隻與業務主管攀談,目無他人,令人覺得你隻認領導,冷落其他在場的人,這樣往往會收到不良的效果。

一位南方經營建材的老板,經常來公司洽談業務,但是他每次來科裏,隻與業務主管交談,旁若無人。甚至對其他人連句問候的話都沒有,形同路人。說起話來口氣很大,動輒說他跟某某廠長、科長關係很好,仿佛他做生意靠的不是實力,而是關係,大家都很反感他。他來科裏聯係業務,業務主管不在時,沒人理他,更沒人主動幫他,他來電話找人,回答“不在”——沒人幫他去找;打聽什麼信息,回答“不知道”——即使很清楚。這樣一來,看似精明的南方老板,實際上辦了一件很不精明的傻事,原因是忽略了“等距離”規則。

所以,在社交場合,對待眾多的朋友、合作夥伴,應努力做到一視同仁,不要使人感覺有明顯的親疏遠近、冷暖明暗之別。

5.是是非非別沾惹

“社交魔方”

是非窩裏,人用口,我用耳;熱鬧場中,人向前,我落後。

——金蘭生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辦公室裏的是是非非每天都在發生著,說不清理不順。對於這些是非,你能躲多遠就躲多遠,招惹是非對你不會有任何好處。

你可能是個很有正義感的人,忍不住要挺身而出“匡扶正義”;也可能你是個外向型的人,眼裏看不過的事嘴上就要說出來,也可能你是個……

但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奉勸一句,是非不要輕招惹,是非背後麻煩多。甲乙兩位平日頗為要好的同事,最近竟然分別在你跟前數落對方的不是,然而兩人表麵上依然友好。所以,你生怕兩麵皆講好話,會被認為是兩頭蛇。其實,除了這點,你更該小心,因為另一個可能性是,甲乙是否在對你試探點什麼?

先講前一種可能。有些人心胸狹窄,十分小氣,又善妒,所以因為某些問題,令兩人發生心病,是不足為奇的,但表麵上又不願意翻臉,故向較親近者傾訴心中情,是自然不過之事。

你這個夾心人並不難做,同樣冷淡對待兩人是妙法,對方發現沒有人同情,必然滿不是味兒,定會另找“有愛心之人”,那麼你就自動“甩身”了。

若發現兩人是另有用心,旨在試探你對他倆的喜惡程度,你就該步步為營了。既然對方的動機不良,你亦不必過分慈悲,不妨還以顏色。分別跟他們說:“對不起,我的看法對你們並不重要呀!”這一招,他們必然無功而退。

有人請你做公事上的“和事佬”,你其實有不少應留意的要點。

部門主管們之間,有太多的微妙關係存在,大部分是亦敵亦友的,無論私交如何要好,在老板麵前,既然是在競爭之下,他撐起一把保護傘,別人的是非千萬別沾惹們卻是有數不完的鬥爭。今天,某甲跟某乙像最佳搭檔,在辦公室成了“鐵哥們”,但很有可能幾天後,兩人卻反目變成仇人了。

所以,某些人可能為了某些目標,希望化幹戈為玉帛,以方便日後做事,但親自出麵又太唐突,於是便找來“和事佬”。本來使人家化敵為友,是一件好事。但做好事之餘,請做些保護自己的工作,亦即是給自己的行動定一個界線。

例如有人請你做“和事佬”,你不妨隻做飯局的陪客,或作為某些聚會的發起人,但不宜將責任全往頭上冠,反客為主。你最好是對雙方的對與錯,均不予置評,更不宜為某人去做解釋,告訴他倆“解鈴還需係鈴人”,你的義務到此為止。

對上司不滿、對公司不滿,永遠大有人在,遇上有同事來訴苦,大指某人有意刁難他,或公司某方麵對他不公平,你應該做到既關心同事的利益,又置身事外。

例如,同事與某人有隙,指出對方凡事針對他,甚至誤導他。

你或許會很有耐性地聽他吐苦水,聽他細說端詳,但奉勸你隻聽,不問。尤其是切莫查問事件的前因後果,因為你一旦成了知情者,就被認定是當然的“判官”了,這就大為不妙。

你隻須平心靜氣開導他:“我看某人的心地不差,凡事往好處想,做起事來你會更開心的。”

要是對公司不滿,你的立場就比較複雜,站在公司立場是你應該的,但站到同事那邊,又有害無益。可是,人家來找你,保持緘默實在不禮貌。不妨這樣告訴他:“公司的製度不斷改進,這次你覺得不公平,或許是新政策的過渡期,你不妨跟上司開誠布公談一下,但犯不著堅持己見。”輕輕帶過才是上策。

一位向來忠心得很,已服務公司多年的同事,突然告辭,惹得眾說紛紜,不少同事還千方百計去細問當事人,誓要找出真相。

其實,知道了真相,對你有好處嗎?肯定沒有,壞處倒有一大堆。例如,你或會無端卷入人事漩渦,曉得行政層的秘密對你的工作態度多少有些影響。還有,你更有可能被列為“某類分子”。

所以,過去的即將過去,不必去追究了;除非這同事向來與你頗投契,自動向你訴衷情,但你亦隻宜做個聆聽者,萬萬不要做“播音筒”。

你應該做的是送上誠意的祝福,贈對方一件紀念品,當作紀念你倆的情誼吧!又或者,請對方吃一頓飯,當作餞別。

至於其他同事的行動,大可不必理會,也不必加以批評,這叫作獨善其身。惹什麼也別惹是非,陷進是非圈裏,你就難以脫身,輕則灰頭土臉、重則裏外不是人,所以,別妄想當“兼濟天下”的“聖人”,還是好好“獨善其身”吧!

6.玩笑不是亂開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