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寶寶貧血怎麼辦(2 / 3)

7.寶寶缺鐵性貧血有什麼影響

鐵(Fe)在機體代謝中起重要的作用。鐵在食物中的吸收率不高易導致缺乏。鐵在機體中參與氧的運載、交換和組織呼吸過程。鐵缺乏可導致缺鐵性貧血,嚴重者免疫功能下降。缺鐵性貧血是寶寶常見病,多發病。不僅影響寶寶生長發育,而且能誘發一些感染性疾病。因此,應及早發現並糾正寶寶缺鐵性貧血,以防止疾病的發生。

一般情況下,醫生都會根據寶寶檢查的血常規去確定是否患有貧血。然而要找出缺鐵的原因需要很多檢驗項目,如血清鐵蛋白、轉鐵蛋白和鐵、骨髓塗片、鐵染色等。盡管上述檢驗對臨床有一定參考價值,但操作起來煩瑣,費力,不能推廣使用。更主要的是由於轉鐵蛋白和鐵的相對不敏感及變化無規律性,因此這些檢驗大部分僅是作為參考。

經研究發現:一些缺鐵性貧血寶寶的手指血常規中血紅蛋白110~120克/升,屬正常範圍。寶寶缺鐵性貧血的症狀:麵色蒼黃或蒼白,皮膚蒼白,口唇及瞼結膜色淡,頭發稀黃,食欲缺乏,精神差,不愛活動,易疲勞等,血紅蛋白低於正常指標。抗病能力差,容易感染其他疾病,甚至影響到智力和學習。對年齡稍大的寶寶來說,會有一些其他表現:對周圍事物淡漠,不感興趣,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偶有性格改變,見到爸爸媽媽也沒有高興的樣子。對這些寶寶,經檢查發現他們的轉鐵蛋白受體升高,這就說明寶寶的體內由於鐵的平衡代謝緣故,動用了大量的儲存鐵,使轉鐵蛋白受體攜帶大量的鐵來供應細胞及合成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細胞色素等原料。造成缺鐵。

專家提醒:判斷寶寶是否缺鐵,可以去醫院為寶寶檢測血紅蛋白,獲得確切的數據,再由醫生判斷寶寶是否應該用鐵劑進行補鐵。

8.缺鐵性貧血與飲食不當有關嗎

寶寶發生缺鐵性貧血多半是飲食不當引起的。懷孕後期胎兒從母體內得到足夠的鐵,儲存在肝髒,以供出生後4~6個月內使用。如果4個月後寶寶不及時添加輔食,寶寶從奶粉或母乳中攝取的鐵不能維持正常需要時就會出現缺鐵性貧血。

(1)貧血的信號

①當寶寶出現煩躁不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愛活動、反應遲緩、食欲減退及出現異食癖等現象時,應及時找兒科醫生檢查。

②如果寶寶的口唇、口腔黏膜、甲床、手掌、足底變蒼白,更應引起重視,盡快去醫院診治。

(2)特別提醒的是:一旦經醫生診斷為缺鐵性貧血,在積極治療的同時要注意改善寶寶飲食結構,及時添加含鐵量豐富的輔食,如蛋黃、魚、肝泥、肉末、動物血、綠色蔬菜、豆腐等。一般來說,動物性食物中鐵的吸收利用率要比植物性食物高。

9.母乳喂養會導致寶寶貧血嗎

母乳是嬰幼兒最好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提倡在6個月以前實施純母乳喂養。母乳的消化吸收率雖然很高但含鐵量很低,母乳100克含鐵量一般不超過0.5毫克,而配方牛奶(粉)100克含鐵量可達到9毫克。因此,純母乳喂養時間越長,兒童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就越大。富含鐵元素的配方牛奶(粉)可有效防止兒童缺鐵性貧血,添加肉類等富含鐵的動物性蛋白也可補充嬰兒的鐵營養。

(1)母乳喂養導致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的原因

①母親本身貧血,自身的身體狀況造成孩子貧血。

②孩子到了該添加輔食的時候(一般是4~6個月)仍然隻吃母乳、添加輔食量較少或添加不得當會造成缺鐵性貧血。嬰幼兒生長速度很快,正常嬰幼兒出生後5個月體重增加1倍,1歲增加2倍。嬰幼兒在4~6個月後體內儲存的鐵已經殆盡,如果僅以母乳喂養,或者給嬰幼兒食用非嬰幼兒配方的奶粉或輔助食品(比如隻給孩子喝粥)可導致缺鐵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