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及早發現孩子視力異常
要想及早發現兒童眼睛異常,父母要對下麵幾種情況加以注意,以便采取一定的措施。
(1)眯著眼睛看東西,因為眼睛近視後眯細眼睛可以看清東西。近視度數高時眯著眼看也難看清。
(2)看遠處物體容易緊皺眉頭。
(3)當全神貫注看電視時有歪頭現象。有歪頭看東西習慣的兒童最易成“對眼”。
(4)看書、學習缺乏耐性,常有厭煩情緒。
(5)學習成績下降。學習花費時間較多,成績卻不見提高。
(6)看書時,眼睛距書太近,不夠30厘米,看電視時總喜歡靠近電視機。
(7)常有頭痛、疲乏、懶散的感覺,性情急躁,行動和思維能力突然減退,看到喜愛的東西也不像以前那樣激動。
如果孩子有上述現象,應早檢查、早糾正。
2.電視會讓孩子患“斜視”
現代生活方式越來越傾向於“坐著”休閑,孩子遊戲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少,坐在電視機前的時間越來越多,“歪頭斜視”的現象也日益增多。歪頭就是孩子的臉轉向右側或左側、低頭或仰頭看電視。斜視是孩子雙眼向側方注視或雙眼向上或向下轉,這種現象多見於學齡前兒童,亦可見於小學生。由於斜視的影響,孩子幾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散光,部分孩子還會有屈光不正,如近視或遠視。
這種由於看電視引起的“歪頭斜視”現象就是電視性斜視。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過長、過分專心就會無意識地將頭歪向一側,雙眼向另一側凝視,久而久之便形成習慣性動作。如果電視機的位置和孩子的頭部位置不相稱,孩子也容易患斜視。電視機屏幕過低,孩子看電視時頭就會過於前傾;電視機屏幕過高,孩子的頭頸就會過於後仰。
學齡前的孩子每次看20~30分鍾的電視後,目光就應該離開電視屏幕;看電視時的坐姿要端正,爸爸媽媽應該檢查家中電視機的位置和高度,進行適當的調整。
如果孩子有歪頭斜視的現象但沒有屈光不正,除了應該盡量少看電視及注意上述事項外,無須特殊治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歪頭斜視現象是可以消失的。如果孩子已經有了屈光不正,就應該及時到醫院請眼科醫生檢查並予以矯正。
3.什麼時間適合檢查幼兒是否近視
要給2~6歲寶寶做一次散瞳驗光檢查。因為嬰幼兒和學齡前寶寶不能說出其視力不良的症狀。所以,眼病易受忽視且難以發現。但是,眼睛的疾病發現越早,治療越早,療效便越好。
給幼兒散瞳後,進行一次全麵的屈光及眼底檢查,可達到有病早治,無病早防的目的。這對於寶寶的視功能發育是十分必要的。
散瞳檢影法是一種客觀的驗光法,不需要寶寶用語方表達,隻要能安靜地接受檢查,一歲半以上的寶寶就能順利完成檢查。因此,無論寶寶視力好壞與否,有必要帶他到醫院進行一次散瞳驗光。散瞳驗光對防治寶寶弱視、斜視至關重要。
4.什麼是近視
近視是中國寶寶最常見的眼疾,而大陸高度近視的比率更是比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寶寶高出很多。伴隨著高度近視所衍生的許多眼疾,正威脅著許多寶寶的視力及眼睛健康。
患近視的寶寶會給家長帶來不小的壓力及困擾,生怕寶寶的近視度數持續增加,到最後導致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失明。其實近視及大多數眼疾隻要能早期發現、定期追蹤並給予適當的治療,就可以減緩近視加深及維持正常的視力。
什麼是近視呢?近視指的是外來的光線,經眼球的屈光係統(主要是角膜及晶狀體)後,沒有精準的聚焦在視網膜上,而是落在視網膜之前。為了要將焦點移到視網膜上,需要將東西靠近眼球去看。所以,近視的人是看遠的模糊,看近物卻比較清晰。
5.造成近視的原因
為什麼會產生近視?原因可分為兩種:屈折性近視和軸性近視。
(1)屈折性近視:指的是眼軸長正常,但角膜或晶狀體等的屈折力異常(太強)所致。這種近視比較少見,包括:①角膜性近視。如圓錐角膜、球狀角膜等,因角膜曲率半徑小,所以屈折力強。②晶狀體性近視。如晶狀體向前方移動或脫位(外傷或遺傳),或晶狀體折屈折力增加(如初期白內障、糖尿病等)。
(2)軸性近視:因為眼軸長異常更易導致近視,眼軸長每增加1厘米,則增加3個屈光度的屈折力(就是增加300度近視),一般近視均屬於此類。
6.自然療法防近視
眼科專家指出:近距離、長時間用眼引起眼睫狀肌緊張是造成近視的主要原因。因此,預防近視關鍵在於放鬆眼球睫狀肌。目前近視治療藥物散瞳劑主要功能就是放鬆眼球睫狀肌。而采取自然、有效的放鬆方法就是讓眼睛凝視遠方,且時間必須與近距離用眼相當,即不少於1~2小時。為此向您提供三招,供家長們參考。
(1)郊外觀鳥:不僅增加自然常識,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更能在尋覓、追溯飛鳥的過程中,迅速調節視野,變換焦距,對恢複眼疲勞大有好處。
(2)放風箏:除了引線高翔,讓人舒展身心之外,對預防近視還有特殊功效。這是因為眼球運動平時常是往下看近,很少往上看遠,而放風箏正可專注盯著遠方高空的風箏看,從而促使睫狀肌放鬆、休息。
(3)打乒乓球:睫狀肌隨乒乓球的來往穿梭不停的放鬆和收縮,可促進眼球組織的血液供應和代謝,從而使眼睛的疲勞消除或減輕,有效改善視力,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
7.嬰幼兒的眼睛為什麼多遠視
由於太多的青少年患近視,因此許多年輕的爸爸媽媽也擔心自己的小寶寶會得近視。其實不然,嬰幼兒近視眼很少,僅有1%~1.5%,而90%以上的學齡前寶寶是遠視。當然,其中絕大多數是生理性的,是眼正常發育的表現。然而,也有20%~25%的遠視是異常或是病理性的。這是導致寶寶視力不正常的主要原因,也是寶寶眼發育不良的主要原因,應引起年輕父母足夠的重視。
為什麼絕大多數的寶寶會是遠視呢?這主要與寶寶眼發育有密切的關係。寶寶的眼睛在生長發育中,眼球由小長大,眼軸(眼球的前後徑)逐漸增長,如果將眼球看成一個球體,它有3個軸,即縱軸、橫軸、矢狀軸(即眼軸),一個正球體的3個軸的長度相等。學齡前寶寶眼軸大多短於縱、橫軸,呈扁球形,是遠視型眼球,到6~8歲時才逐漸長成為三軸長相等,為24毫米左右的正球體,即正視型眼球,如果眼軸繼續延長並超過縱、橫軸,呈長球形,那就是近視型眼球。以光學計算,眼軸每短1毫米,遠視增大300度;每延長1毫米,近視增加300度。嬰兒出生後,眼球小,眼軸短,所以幾乎都是遠視,或兼有遠視、散光,隨著年齡增長,眼軸也增長,才能發育成為正視眼(無遠視、近視、散光)。隻有當眼軸繼續延長,那就會變成近視眼。因此,嬰幼兒近視眼很少,發生率僅1%~1.5%,這類近視眼為病理性近視眼。
8.學齡前寶寶的遠視問題
學齡前寶寶的眼睛在生長發育中有一定的生理遠視,是眼發育的正常過程,它的正常值為:3~4歲遠視200度以內,4~5歲遠視150度以內,6~8歲遠視100度以內,超過正常範圍的,則為異常的或病理性遠視。
異常的或病理性遠視是眼發育不良或發育異常的表現,而異常的或病理性遠視又會進一步影響眼的正常發育,使它處在一個不良的惡性循環中。這種影響又與遠視的度數或雙眼屈光度數相差成正比,即遠視度數越大,雙眼度數相差越大,對眼的生長發育影響也越大。
雙眼屈光度數相差>250度稱為屈光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