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經常檢查寶寶的玩具是否有鬆動將脫落的小部件。
(8)你為孩子準備的玩具也許很安全,當他和年長的孩子一起玩時,父母要密切監管,防止年長孩子的玩具含有對小寶寶不安全的因素。
應該引起注意的小物品有:硬幣、筆套、紐扣、鵝卵石、紐扣電池、塑料瓶蓋、嬰兒爽身粉、未充氣或破損的氣球等。
(9)在家中,經常檢查桌子下、沙發縫隙中、床底下等類似地方有無隱藏的小物件。通常這些成年人不注意的地方,是孩子最愛發掘東西的地方。
(10)家中的櫃子、抽屜等都要用兒童安全鎖鎖住,以防寶寶誤取誤食各種小物品。
(11)讓寶寶無法接觸到垃圾桶。垃圾桶對於寶寶而言,充滿了危險物品,如雞蛋殼、易拉罐蓋等。
即使父母做到以上各項,有時仍難免會發生個別寶寶被噎住的事件。所以,除了防止寶寶噎住窒息,父母還要學會怎麼處理寶寶噎住窒息事件,掌握緊急救助知識,以便及時、鎮靜、正確地應對寶寶噎住窒息事件。
17.了解兒童車用安全座椅
現在私家車越來越普及,寶寶乘車出行也越來越頻繁。了解兒童車用安全座椅的信息十分重要。
兒童車用安全座椅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得到了普遍使用,這些國家基本上都製定了相當嚴格的法規對其生產和使用進行指導和規範。隨著汽車保有量的迅猛增加,盡管人們采取了種種先進的技術和措施,但目前交通事故造成的兒童傷亡還是要遠遠高於其他任何原因對兒童造成的意外傷害。因此,正確地選購和使用兒童安全座椅被認為是最能有效防止交通事故造成兒童意外傷害的方法之一。
汽車上的安全措施如安全帶、輔助氣囊幾乎是依據成年人的身材、體重設計的,如果兒童係上安全帶坐在前座,由於兒童的身材、體重不同於成年人,因此如果兒童使用專為成年人而設計的安全設施,非但無法降低傷害反而會增加兒童的傷害。
另外,根據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的研究報告,輔助氣囊造成嬰兒及12歲以下之幼童的死亡率有增加的趨勢,因此兒童安全座椅絕對不可以放置於裝有安全氣囊的前座上,要放置於後座上。假如萬不得已必須坐在前座,則必須把座椅盡量往後拉,增加與安全氣囊之間的距離。
18.兒童車用安全座椅的分類與選購
(1)兒童車用安全座椅的分類:目前兒童安全座椅大體上可分為嬰兒用、幼兒用及學童用三類。
①嬰兒車用安全座椅,目前市麵上使用較少,多是用躺的方式。
②幼兒車用安全座椅使用較多,又可分向車前、向車後或兩者兼用式,而以原車上的安全帶來固定兒童座椅,幼兒則是使用安全座椅上的五點式安全帶。
③學童用安全座椅,則是使用可以把學童墊高的安全坐墊,將座椅墊高之後就可以仍使用成年人用安全帶,如此才可避免事故發生時由於學童係安全帶的高度不夠而勒住脖子的現象,因此對兒童的安全是疏忽不得的。
(2)選購兒童安全座椅:可以說沒有哪種座椅被認為是“最好”或“最安全”的。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身高和體重來選擇最合適的兒童安全座椅。最好的兒童車用安全座椅是能適合您的孩子,適合您所駕駛的汽車,並符合您的家庭對預算的開支、使用要舒適性和便利性等條件的要求。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在您每一次帶寶寶出行時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另外最新資料顯示,有按寶寶體重可選購的安全座椅。
體重不足9千克,並且未足1歲,可使用後向式嬰兒安全座椅;根據嬰兒身形,亦可選用汽車手提籃。9~18千克的1~4歲幼兒,可使用前向式兒童安全座椅。體重15~36千克的4~11歲兒童,可用安全坐墊,並扣上汽車安全帶。
兒童車用安全座椅是一件保護嬰兒安全的重要用具。亞洲的許多國家還沒有關於兒童車用安全座椅的立法,或者立法不嚴格。請您多加注意,選用通過國際安全標準的兒童車用安全座椅。
19.多角度考察兒童安全座椅的性能
(1)安全性:符合嬰幼兒的年齡、體型及身高。適合家中汽車座位的形狀,結構牢固,易於安裝,以減少誤用的可能性。具備安全帶固定設備。安全帶有瞬間緊縮裝置,危險發生時,能及時拉住嬰幼兒免受傷害。安全座椅的傾斜角度可隨著嬰幼兒的成長做調整,最好有矯正儀器提供建議,以確保安全。高度不要太高,愈高幼童重心愈不穩。愈大且愈平的底部,穩固性與保護性愈大。椅背必須較嬰幼兒背部高,才能保護頭部和頸部。有詳細的中文使用說明書。通過標準檢驗局安全認證,並印有商品檢驗合格標誌。
(2)舒適性:座椅的材質要舒適、通氣且易於拆洗。針對新生兒提供保護頭部的護墊,不需調整安全帶就能調整角度,以免驚擾睡眠中的嬰幼兒。安全帶支撐部位的材質須為柔軟材質,以免嬰幼兒擦傷。
(3)經濟性:安全座椅價格差異大,須多做比較、了解,以選擇適合的型號。
20.兒童車用安全座椅安裝須知
車有兒童安全座椅是不是就可以放心的帶寶寶出遊了?家長可別以為有了兒童安全座椅,嬰幼兒乘車的安全就無需操心。根據調查發現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不當,反而會增加嬰幼兒受傷的風險,所以提醒使用安全座椅的家長一些該注意的小地方。
嬰兒用臥床應朝後放置(麵向車尾而背朝前),以保護頭、頸部。檢視嬰兒用臥床手柄的堅固性,避免手柄斷落而使嬰幼兒受傷。安全座椅應裝置於後座,以避免衝撞時安全氣囊強力推擠而受傷。安全座椅應依使用說明書安裝,安裝完畢應實際操作一次,並用力搖晃看看是否會左右晃動。檢查安全帶位置是否適當,是否係緊。安全座椅應妥善放置,不可擺放於高處,以避免掉落而使嬰幼兒受傷。若孩子將安全帶解開了,應立即將汽車停到安全地帶,重新係好才可以上路。
21.小心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父母應教導孩子正確的行車安全觀念,並以身作則係好安全帶,切勿因孩子哭鬧而違反安全原則。
安全座椅使用前,應該仔細閱讀說明書。安裝兒童座椅最好的位置是後座中間,因為研究發現這是最安全的位置,尤其是加裝安全氣囊的座位。已有數百起意外事故傷害是因前座氣囊不慎爆開,造成孩童頭頸部受傷。小孩和安全座椅最好都放在後座。醫學報告顯示,後座固定良好,受傷概率小。
裝置安全座椅需要花一點心思和時間,任何馬虎都會影響保護效果。例如,前向或後向的安全座椅,若是裝反,自然無法達到保護效果;同時,安裝座椅時要留意“對”的角度,安裝後可以左右上下搖晃,看看是否穩固。一般左右位移應不超過約兩指寬度。將孩子固定在座位上後,確認孩子身上綁的安全帶有無扭轉翻麵情形,安全帶的鬆緊以可容下1指才算合格。
此外,幼童座椅的肩帶要穿過胸前到大腿固定,而非卡在腰或肚子上,美國消費者產品委員會(CPSC)建議。幼兒安全座椅的胸扣應在腋下高度的位置;使用學童用座椅時,記得肩帶和腿帶要一起係好,才能有保護效果。
22.寶寶為什麼會產生暈車症
人的身體構造包含有幾組不同的運動平衡感官。在正常情況下它們相互協調工作,能夠立即提供給大腦信息,告訴大腦身體在如何運動,大腦應該如何反應。當車在行進中人的內耳器官感知到運動。但坐在運動中的車上人的關節神經和皮膚並沒有感知到運動。不同運動感官傳遞給大腦的信息起了衝突:到底是運動還是靜止?如果人同時在車上看書,眼睛也沒有感知到運動那就更糟了。這種衝突最終導致了人體的不適,這也就是暈車症的產生。
為什麼寶寶更容易暈車呢?在一定情況下每個人都有可能經曆暈車,但有一部分人的確比較容易患暈車症。嬰兒很少有暈車現象發生,但1歲以上的兒童是最易患暈車症的。因為坐在車後座的孩子通常由於身高關係,隻能看到車內的事物,眼睛無法感知到運動。同時,孩子第一次坐車長途旅行時是最易患暈車症的,因為孩子的大腦尚未習慣於坐車時產生的信息衝突。如果孩子第一次經曆過暈車很容易在下一次坐車時產生自我暗示,導致暈車症再次發生。暈車症在成年人中比較少見,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坐車經驗不斷累積,大腦逐漸習慣於這種信息衝突,人也就不再暈車了。
23.如何防範寶寶發生暈車症
有些孩子格外暈車,這是因為其內耳的平衡係統對運動特別敏感。大多數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暈車就會消除。下麵介紹一些可以消除暈車的方法:
(1)乘車前不給孩子吃脂肪高或是油膩的食物。乘車時,如果孩子需要吃小食品,隻給孩子吃餅幹或隻含葡萄糖的糖果。不要過度焦急,否則孩子也會學著你的情緒,心理變得緊張,結果更易暈車,心情興奮或是心情憂慮的確影響暈車的程度,實驗證明,離家時的暈車比回家時的暈車嚴重一些。
(2)讓孩子有事可做,如果孩子臉色變得蒼白或是異常安靜,你應該把車停下。必要時給孩子準備好塑料袋,以防孩子嘔吐。時刻準備好幹淨的手帕和口香糖。在孩子嘔吐後及時用手帕給孩子擦淨,用口香糖消除口中的異味。
(3)目視前方,車在行進中時父母想辦法讓孩子眼睛看著車窗外麵,最好是看前方較遠處的東西。如果播放輕鬆音樂的同時,給他指點前方較遠處的各種風景事物。注意不要看著事物漸漸接近,因為這個過程很容易導致暈車症發生。父母更不要讓孩子看車內的事物,如看書、打遊戲機或玩玩具。
(4)如果是坐巴士盡量選擇前排位置,因為後排位置容易導致暈車症發生。保持車內空氣清新。適當打開車窗讓空氣充分流通,避免在車內吸煙或攜帶氣味非常濃的食品。盡量平穩地開車,減少加減速、刹車或改變車道的次數。
(5)如果長途駕駛中間要多停車休息,事先計劃好選幾個休息點,如沿路的公園、風景區或商場等多讓孩子下車走動,呼吸新鮮空氣。父母可以把這些計劃提前告訴孩子,讓孩子感覺終點並非遙不可及,減輕孩子對坐長途車的心理恐懼,因為心理壓力對暈車症有重要影響。
(6)如果孩子經常暈車,可以在乘車前1小時服用暈車藥,服用劑量應與孩子的年齡相匹配。注意,暈車藥在暈車症發生以後再服用就無效了。一旦孩子出現暈車症的早期症狀就應找地方及時停車,讓孩子呼吸空氣,平躺休息片刻,避免嚴重暈車症狀的發生。如果一時無法停車休息,父母要想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