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寶寶佝僂病的防治(2 / 2)

空腹和飯後1~1.5小時不可進行日光浴,日光浴後休息30分鍾方可進食。

4.寶寶枕禿不一定是佝僂病

寶寶後腦勺一圈沒有頭發(醫學術語叫枕禿)是不是缺鈣(佝僂病的俗稱)?枕禿是佝僂病的症狀之一,但有枕禿的寶寶不一定就是患了佝僂病。

佝僂病多發生於2~3歲前的寶寶,其症狀主要有神經精神和骨骼兩方麵的變化。患病早期骨骼變化不明顯會出現一係列精神症狀,如不活潑、愛發脾氣、磨人、睡眠不安易驚醒、與環境因素無關的多汗、在多汗的基礎上出現枕禿。然後逐漸出現骨骼症狀,如頭部有顱骨軟化、方顱,前囟閉合晚(正常在12~18個月閉合)等;胸部可有肋骨串珠、郝氏溝、雞胸;下肢可見羅圈腿(O形腿)、X形腿等;脊柱可出現後彎、側彎等。但這些症狀的診斷應結合年齡、環境、檢查的姿勢等因素考慮。多汗要排除環境或遺傳因素,佝僂病患兒的多汗是與環境因素無關的,並非氣候炎熱或穿蓋過多造成。有的寶寶在剛入睡後常常全身大汗淋漓,過一段時間即汗液消退不再出汗,這叫生理性多汗,不是病態。枕頭被汗液浸濕,寶寶感到不適就左右搖晃頭部,把枕部頭發磨掉而發生枕禿;同時,枕頭稍硬也容易發生枕禿。所以,不要看到寶寶有某些症狀就輕易認為是佝僂病而隨便用藥。

5.維生素D中毒是怎麼回事

(1)維生素D中毒原因:①短期內多次給予大劑量維生素D治療佝僂病。②維生素D預防劑量過大,每日攝入量過多。③誤將其他骨骼疾病診斷為佝僂病而長期予以大劑量維生素D治療。一般小兒每日服用2萬~5萬單位,或每日2000單位/千克體重,連續數周或數月即可發生中毒,敏感小兒每日僅服用4000單位、連續1~3個月即可中毒。

(2)危害:當機體攝入大量維生素D時,鈣鹽沉積於腎髒可產生腎小管壞死和腎鈣化,鈣鹽沉積於肺可損壞呼吸道上皮細胞引起潰瘍或形成鈣化灶。

(3)表現:早期症狀為厭食、惡心、倦怠、煩躁不安、低熱、嘔吐、頑固性便秘和體重下降;重症可出現驚厥、血壓升高、心律失常、尿頻、夜尿等。尿中出現蛋白、紅細胞、管型等改變,隨即發生慢性腎功能不全。血鈣常升高>3毫摩/升(12毫克/分升),X線有幹骺端鈣化帶增寬、骨致密、骨幹皮質增厚,嚴重時心、腦、腎、皮膚等有鈣化灶。

(4)處理:疑為本病時應立即停止服用維生素D,如血鈣過高,應限製攝入鈣鹽並加速其排泄。可用呋塞米靜脈注射。口服潑尼鬆可抑製腸腔內鈣的吸收,一般1~2周後血鈣可降至正常。重者可用降鈣素肌內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