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須使用嬰兒專用產品,不能以成年人用品代替:選購濕紙巾時一定要選不含酒精的,以免刺激寶寶的皮膚;選購的油膏一定要是油質,不含香料,不含類固醇,對皮炎、皮膚糜爛有消炎作用。
(2)謹防過敏:小寶寶皮膚的屏障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極易過敏。因此,對於寶寶沒有用過的護理用品,媽媽應先在寶寶局部皮膚上試用幾天,觀察寶寶是否過敏,千萬不要同時使用幾種產品,否則當寶寶出現過敏症狀時很難弄清楚是哪種護理用品惹得禍。
(3)適量使用而不是越多越好:有些父母認為多抹一些潤膚品,寶寶的皮膚就多一分保護。其實,過量的潤膚品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寶寶的皮膚,甚至誘發濕疹等皮膚疾病。
10.尿布疹解決方法集錦
尿布疹是寶寶常見的皮膚問題,讓很多新媽媽頭痛。下麵一起看一看幾位有經驗的媽媽們是如何處理尿布疹吧!
(1)用電吹風解決尿布疹:保持尿布部位的皮膚幹燥能促進複原,但若用毛巾或紙巾擦幹可能刺激寶寶敏感的皮膚。怎麼辦呢?用吹風機,將溫度設定在低溫處,吹幹寶寶包尿布的部位;吹幹後塗點氧化鋅軟膏。
(2)選擇有尿濕顯示的紙尿褲:兒子有一次得了尿布疹,拖了半個月才好。後來我再買尿褲時就選擇有尿濕顯示的紙尿褲。隻要兒子尿濕了,紙尿褲上的圖案就化了,如果尿濕得多就會有一大片沒有圖案了,我隻需看圖案就知道寶寶是不是該換尿褲了,不用每次都用手摸。
(3)用花椒油治寶寶的紅屁屁:女兒生下來沒多久就一連拉了好幾天肚子,結果小屁屁紅紅的,女兒也總是哭。後來試了一個雜誌介紹的方法:把花生油倒在鍋裏燒熱,然後放幾粒花椒炸糊,等油晾涼後,取出花椒,將油倒在一個用沸水燙過並晾幹的瓶子裏。寶寶每次清洗完屁屁後,晾幹小屁屁,就用棉簽蘸些油塗上。這個辦法很有效,兩天後寶寶的小屁屁就不紅了。
(4)白天用棉質尿布,晚上用紙尿褲:女兒的皮膚屬於敏感型的,非常容易過敏。於是我們白天選用的是棉質尿布,晚上選用的是紙尿褲,這樣白天女兒的屁屁能透氣,一濕就換,不會漚著寶寶的小屁屁;晚上一片紙尿褲能安睡到天亮。如此一來,不僅讓我節省了一筆不小的尿褲開支,還讓我家寶寶的小屁屁免受尿布疹的騷擾。
(5)得尿布疹之前就用護臀霜:每次更換尿布時都使用護臀霜就不容易得尿布疹。雖然護臀霜的價格不低,但它能有效地預防尿布疹,減少寶寶的痛苦。實際上,市售護臀霜的主要功能是預防而不是治療尿布疹,當然應該是日常使用的。
(6)喝小紅莓汁:因為尿液及糞便混在尿布內,高的pH值刺激皮膚產生尿布疹。所以,我每天給兒子喝一小杯自己榨的小紅莓汁,這樣使尿液帶酸性,以幫助降低pH值及減輕皮膚的不適。
11.嬰兒濕疹用藥有方
嬰兒濕疹,中醫稱“奶癬”。發生在麵部可見對稱分布的紅斑、丘皰疹,有的糜爛、滲液,伴有劇癢,嚴重時可發展至全身。由於用激素類軟膏塗抹能很快止癢,所以有的家長隻要看到孩子皮膚有紅斑、皮疹,就會像抹雪花膏一樣,在患處塗抹上這類軟膏。殊不知,如此使用激素類軟膏雖可暫時見效,但停藥後容易複發,而且長期塗用,非但不能根治,反而會加重病情,甚至出現皮膚粗糙、萎縮、色素沉著、毛細血管擴張、毛發增多等不良反應。孩子一張好端端的臉蛋可能會被激素軟膏毀損。因此,治療嬰兒濕疹切忌千篇一律,“因病製宜”才能避免外用藥對皮膚的過度損害。
(1)患兒僅有紅斑、水腫、丘疹,而無糜爛、滲液,可選用1%爐甘石洗劑和含低、中效激素的來可得乳膏(尤卓爾)交替外搽,每3~4小時搽1次。
(2)發生糜爛、滲液時,應停止使用上述藥物,改用3%硼酸水連續冷濕敷。可用4~6層幹淨紗布或新的口罩浸濕稍擰幹,緊貼糜爛、滲液處,每2~3小時用硼酸藥水淋1次,一直保持紗布濕潤。每天換1次紗布,直至糜爛、滲液明顯減少或消失。創麵較幹燥後,再改用來可得乳膏或氧化鋅油加黃連、生地榆散(等量)外搽,每日2次,均勻輕搽患處。出現紅斑並有少量糜爛、滲液、結痂時,可選用氧化鋅油30克加來可得乳膏混勻外搽,每日2次,薄薄塗上即可。也可用低、中效激素的派瑞樺霜,一般塗搽三四天後再改用氧化鋅油加黃連、生地榆散(等量)外搽,每日2次,均勻輕搽患處,勿清洗。
(3)瘙癢劇烈時可選用苯海拉明口服,按每日每千克體重1~2毫克計算,分2~3次服用。濕疹泛發全身且上述多種治療效果不明顯者,可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適當短期服用糖皮質激素、苯海拉明糖漿或鹽酸異丙嗪(非那更糖漿)、維生素C、鈣劑等,待病情控製後酌情減量或撤除。
伴發化膿感染時應及時就診,接受進一步治療。
12.治療濕疹時的注意事項
(1)盡可能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如少食魚、蝦、牛奶等,避免花粉、塵蟎等吸入,發病時避免曬太陽。
(2)一般不選用高效和含氟類的糖皮質激素,如氟輕鬆、地塞米鬆等,尤其是麵部濕疹;如病情需要連續使用激素類製劑,一般不應超過1周,或逐漸減少用藥次數,如每日或隔日1次,甚至3日1次。
(3)濕敷時麵積不要過大,可分批、分期濕敷,先敷糜爛、滲液嚴重的部位,其他部位則用氧化鋅油與來可得乳膏混合外搽。在寒冷季節要避免患兒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