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寶寶消化不良與積食(3 / 3)

方4:取白豆蔻3克,用保溫杯泡水飲服,可治吃生冷果品引起的傷食。

方5:吃生冷果品引起傷食時,可取丁香2克,神曲15克,用沸水衝泡,代茶飲服。

方6:用一把幹稻草煎濃湯飲服,可治吃牛肉過多而引起的傷食。

方7:吃穀類食物過多引起厭食、腹部脹痛,可取麥芽10克,神曲30克,蘿卜子10克炒加水煎服,每日2次。

方8:吃麵食品引起的傷食,可將蘿卜子12克炒熟搗爛後煎水飲服,即可逐漸治愈。

方9:當吃麵食引起傷食時,可取麥芽20克煎水飲服,每日1劑,分3次服。

方10:荸薺、蘿卜助消化。取生荸薺20隻,蘿卜250克,搗爛擠汁熱服,能幫助消化。

方11:檳榔、焦三仙消食。取檳榔10克,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合稱“焦三仙”)各15克,加水煎汁飲服,消食效果好。

方12:蠶豆皮助消化。炒焦蠶豆皮泡水代茶飲用,能促進消化,健胃止渴。

方13:兒童飯前飲水助消化。飯前1小時左右讓孩子飲1杯水,可以及時補充到全身各細胞組織,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出足夠的消化液,有益於食物的溶解、消化和吸收。

方14:高粱治小兒消化不良。取高粱碾的第二遍糠,炒至褐色、有香味,除掉上麵多餘的殼,每日服4次,每次1.5~3克,可治小兒消化不良。

方15:鍋巴消食。常食少量鍋巴能消積食、止泄瀉、治脾胃虛寒。中醫以鍋巴為主藥配製的“鍋焦丸”就專治小兒消化不良。

方16:胡椒、大棗助消化。胡椒10粒搗成粉狀,與去核大棗10枚,生薑5片一起煎湯服,有助於消化。

方17:胡蘿卜治小兒消化不良。取胡蘿卜150克,切片煎服,每日數次,可治小兒消化不良。

方18:黃瓜豆腐治小兒消化不良。將黃瓜250克與豆腐500克一同加水煮熟,適量飲湯吃瓜,每日多次,可治小兒消化不良。

方19:橘皮、生薑消食。取橘皮7克,加生薑1塊與適量的糖,用沸水衝泡,代茶飲服,可治消化不良。

方20:檸檬治消化不良。用適量醃檸檬送服稀粥,早、晚各1次。可治消化不良。

方21:山楂、麥芽消食法。取生山楂9克,炒麥芽9克,加水煎服,可治積食及消化不良。

方22:雞蛋傷食的寶寶,可用一湯匙醋兌米湯喝;吃了太多油膩的食物,寶寶覺得惡心時,可喝幾口醋,小口、慢咽會覺得舒服些。

9.寶寶積食的按摩療法

(1)捏脊:讓患兒麵孔朝下平臥,家長用兩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寶寶的脊柱兩側,隨捏隨按,由下而上捏3~5遍,每晚1次。

(2)揉中脘:胸中與肚臍連線的1/2處,即是中脘穴位。家長用手掌根旋轉按揉,每日2次。

(3)摩湧泉:足底心即是湧泉穴。家長以拇指壓按湧泉穴,旋轉按摩30~50下,每日2次。

10.寶寶積食的藥物治療

(1)小兒化食丸

功效:貪食受涼引起腹脹,惡心嘔吐、煩躁口渴、舌苔黃厚、大便幹燥時,寶寶可服用小兒化食丸。

用法:1歲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日2次,大於1歲每次服用2丸,每日2次。用開水溶化後服用。

(2)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功效:當寶寶因積食引起咳嗽、喉間痰鳴、腹脹如鼓,不思飲食、口中有酸臭氣味時,可服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用法:小於1歲每次服用5毫升,每日3次;1~2歲每次服用10毫升,每日3次;2~4歲每次服用15毫升,每日3次;5歲以上每次服用20毫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2歲以上的寶寶可直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