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出處〕北宋,蘇軾《贈劉景文》。
〔注釋〕①擎雨蓋:形容荷葉像一把遮雨的傘蓋。擎,舉,向上托住。②殘:凋殘。③傲霜枝:在嚴霜之中傲然挺立的花枝。傲,輕視。
〔今譯〕荷花落盡,已經沒有了像遮雨的傘蓋一樣的荷葉;菊花凋殘,仍然還有著冒嚴霜傲立不屈的花枝。
〔賞析〕《贈劉景文》是一首寫景贈友詩,是詩人於宋哲宗元
五年(1090)任杭州知州時寫給友人劉景文的。詩中通過荷、菊、橙、桔等花木的生長變化及其各具特色的形象,描寫了色彩斑斕、生機勃勃、充滿詩情畫意的初冬景象,讚頌了友人的品格和節操,表達了對友人的仰慕和勖勉。這首詩運用了烘雲托月的藝術手法,構思精妙,含意豐富,融寫景、詠物、讚人於一體,別開生麵,寫景不寫情,而深情自見,耐人尋味,是一首描寫西湖秋末冬初自然景物並贈勉友人的即景抒情名作。
這兩句詩通過“荷盡”、“菊殘”描繪了一幅深秋的景象,同時以“傲霜枝”讚美了菊花傲骨耐寒的豐姿。詩句準確地抓住了秋末冬初時節景物因季節而變換的特點,寫景精美雋永,對仗精巧工穩,語意對比鮮明,造語形象精警,是詩人寫景詩中的名句。現在常引用“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句來比喻有誌節的人風骨凜然,不向惡勢力低頭。
〔原詩〕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