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煙波與風雨,
載將離恨過江南。
〔出處〕北宋,鄭文寶《柳枝詞》。
〔注釋〕①煙波:霧氣籠罩的波濤。②將:句中助詞,無實在意義。③離恨:離別的愁緒。
〔今譯〕那隻華美的畫船,不管煙波浩渺,不顧風雨阻攔,滿載著朋友之間的離愁別恨,駛向了遙遠的江南。
〔賞析〕《柳枝詞》又稱《楊柳枝詞》,是一首送別詩。詩中描寫了一個生動的江邊餞別的場麵,表現了朋友離別之時那種人人心中所有而筆下所無的情景,抒發了人們的離別之情。這首詩將抽象的離恨描寫成可以用舟船運載的具體之物,構思精巧別致,風格清新柔婉,語言雋永纏綿,富有詩情畫意和藝術魅力,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對後來的詩詞創作影響很大,宋元人就曾模擬不斷,其中有借用的,也有點化的。
這兩句詩通過描寫煙波與風雨並運用化無形為有形的藝術手法,表現了分別時欲留而不能的怨情和沉重的離愁別恨。詩句中前一句將送行者挽留不住的情景和行人不得不走的無奈,寫得極有情味;後一句將抽象的離恨,化為有形體、有重量的可以被“載”之物,使人感到離恨具有沉重的分量,意象極為新奇。這兩句詩構思新穎而奇特,富於獨創性,是描寫離恨的名句,並為後世許多詞曲作者所仿效。
〔原詩〕亭亭畫舸係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作者〕鄭文寶(953—1013),北宋著名詩人。字仲賢,汀洲寧化(今福建寧化)人。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進士。初曾仕南唐為校書郎,入宋後曆官陝西轉運使,兵部員外郎,世稱鄭兵部。他多才多藝,善篆書,工鼓琴,好談方略,以詩名世。他的詩承襲晚唐五代遺風,清麗柔婉,為歐陽修、司馬光所稱賞,在宋初頗負盛名。有著作《江表誌》、《南唐近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