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center”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出處〕五代(南唐),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注釋〕①還:仍然。②是:這。③別:另,另外。④一般:一種,一樣。⑤滋味:這裏指意味,感受。
〔今譯〕這離別的憂愁,猶如一團亂麻,剪也剪不斷,越清理越亂,另外還有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受縈繞在心頭。
〔賞析〕《無言獨上西樓》是一首寫離愁的詞。據載,宋太祖開寶八年(975)金陵城陷落,後主李煜肉袒出降,被封違命侯。從此李煜由一國之君變成了階下囚,被軟禁在北宋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樓內,受盡屈辱,過著以淚洗麵的淒涼寂寞、憂愁苦悶的日子。詞中描寫了寂寥的清秋景色和詞人幽囚生活的情景,表現出了一個被幽禁的人的一般人難以體會的孤獨與寂寞,抒發了詞人繁亂的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亡國之君、故國之思的離愁別恨。這首詞純用白描的藝術手法,寫情極其自然,語言樸素得如同日常口語,藝術境界卻很高,特別是對“離愁”的描寫,哀婉動人,尤為生動形象,為後世詞家極口稱道,是曆來傳誦的優秀之作。
這四句詞描寫了離愁的纏綿雜亂、無法排遣和難以自已的情景,形象生動又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詞人離鄉去國的憂愁。詞句明白如話,直抒胸臆,極為深刻,它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離愁,寫成了眼之可觀、手之能觸、呼之欲出、嚐之有味的可以感受到的形象,真乃千古妙筆,詞中神品。這四句詞中的“剪不斷,理還亂”運用比喻,通俗淺近,生動深刻,是膾炙人口的名句;“是離愁”,用直敘,畫龍點睛,非常醒目;“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寫離愁的滋味,乃絕妙之筆,是最確切的、更沒有別的話語能代替的表述離愁的佳句。後人常引用這四句詞來形容內心情緒的愁苦紛亂;“剪不斷,理還亂”比喻千愁萬苦,無從排解,也用來形容某些事情的難以處理解決;“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常用來形容隻有自己的內心知解卻又難以言說的那種滋味。
〔原詞〕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作者〕李煜(937—978),五代南唐後主、詞人。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又號蓮峰居士,世稱李後主。徐州(今江蘇徐州)人,一說湖州(今浙江湖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在位15年,國破降宋後被太宗趙光義賜藥毒死。他天資聰明,好讀書,精通六經百家,通曉音律,工書善畫,善文章精鑒賞,尤其擅長填詞,具有多方麵的藝術才能。但治國無方。後人曾說他是“風流才子,誤為人主”。他的詞以975年降宋為界,可分前後兩期。前期詞大都描寫宮廷豪華生活,風格柔靡;後期詞則抒寫國破家亡的哀痛和對昔日生活的懷念,表現他整日以淚洗麵的深哀巨痛。藝術上善於運用白描手法和貼切的比喻,具有高度的抒情技巧,對於詞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後人將他的詞和其父李璟(中主)的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