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栆喚?(1 / 1)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出處〕唐,杜牧《泊秦淮》。

〔注釋〕①商女:以賣唱為生的歌女。②隔江:在江那邊。江,這裏指秦淮河。③猶:還。④後庭花:即樂曲《玉樹後庭花》。這支樂曲是南朝時陳朝的末代皇帝陳後主陳叔寶作的一首歌曲的名字。陳後主荒淫奢侈,耽於聲色,終至亡國,他所創製的《玉樹後庭花》被看作是亡國之音。

〔今譯〕那些賣唱的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國的遺恨,隔著秦淮河還在演唱那首亡國歌曲《玉樹後庭花》。

〔賞析〕《泊秦淮》是一首政治諷刺詩,是詩人於唐宣宗大中二年(848)由睦州赴長安,路過南京,夜晚停泊在秦淮河上所寫的。詩中描寫了詩人在秦淮河上的所見所聞所感,批評了一味追求享樂腐化的官僚地主和士大夫,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荒淫腐朽的生活,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憂慮。這首詩構思精巧細密,語言凝練清麗,寫景、敘事、議論三者密切結合,是唐人絕句中的上乘之作。

這兩句詩通過詩人夜泊秦淮河時的所聞所感,運用指桑罵槐的曲筆手法,表麵上指責不知亡國之恨的商女,實際上諷刺那些醉生夢死、不知政局危急的王公貴族和達官顯貴之流。詩句文字精練,寄寓深遠,在輕利婉曲的風調中,表現出辛辣的諷刺和深沉的感慨,令人一唱而三扼腕,堪稱絕唱。這兩句詩後來成為人們用來抒發愛國情懷,諷刺那些醉生夢死、花天酒地、終日苟且偷安、寄情風花雪月、全然不關心國家苦難的人的名句。

〔原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