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出處〕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黃四娘家花滿蹊》。
〔注釋〕①留連:戀戀不舍;依戀而不忍離開。②自在:不受拘束,自由自在。③嬌鶯:嬌美的黃鶯。④恰恰:非常和諧。形容鶯啼的聲音優美。
〔今譯〕依戀不舍的戲花彩蝶,在枝頭上翩翩飛舞;悠閑自在的嬌美黃鶯,在花林間婉轉啼鳴。
〔賞析〕《黃四娘家花滿蹊》是一首優美的賞景詩,是詩人在飽經亂離之後,定居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有了安身的處所,為此感到欣慰,於唐肅宗上元元年(760)春暖花開的時節獨自沿江邊散步時寫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組詩中的第六首。詩中描寫了黃四娘家繁花壓枝、鳥鳴蝶舞的春日爛漫景象,展現出了浣花溪邊一派生機勃勃的明媚春光,抒發了詩人對大好春色的讚頌和對安定生活的熱愛之情。這首詩刻畫細微,妙語驚人,色彩鮮豔濃麗,音韻和諧優美,展現了詩人詩中的另一種風格。
這兩句詩描寫了春日裏蝶舞、鶯啼的兩種自然景物,給人一種輕鬆愉快和賞心悅目的陶醉感,表達了詩人留戀美景和閑適愉悅的心情。詩句中前一句寫花枝上彩蝶翩躚,戀花而又不忍離去,暗示了花的芬芳與鮮妍,是一種視覺上的動態美;後一句寫花林間嬌鶯婉轉地啼鳴,自在而又逍遙,給人一種心理上的愉悅感,是一種聽覺上的音樂美。這兩句詩運用了擬人和對偶的修辭手法,成功地使用了疊字“時時”和“恰恰”,既使前後兩句形成對仗,又使語意更強、更生動、更能表達詩人賞景時的快意,同時文法上又使用了倒裝手法,將習慣文法上的“戲蝶留連時時舞,嬌鶯自在恰恰啼”中的“留連”和“自在”兩個動詞前置,不僅起到了強化突出的作用,也顯得句法上新穎多變。
〔原詩〕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