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出處〕唐,李白《贈汪倫》。
〔注釋〕①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省涇縣西南。②不及:趕不上。③汪倫:宣州涇縣(今安徽涇縣)桃花潭附近的一個村民,李白遊桃花潭時結識的一個朋友,他曾熱情地招待過李白。
〔今譯〕那桃花潭的潭水深有千尺,趕不上汪倫為我送行的情意深。
〔賞析〕《贈汪倫》是一首贈友詩,是詩人於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遊覽桃花潭時,當地村民汪倫以美酒招待,臨別又熱情送行,為感激他的友情,遂寫了這首詩送他。詩中描寫了詩人離開桃花潭時汪倫熱情送別的情景,表現了汪倫對詩人的深情厚意,流露出了詩人對汪倫的感激與惜別之情。這首詩語意真摯自然,深為後人讚賞,是一首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好詩,被後人看作是贈別詩作的典範。據宋人楊齊賢說,直到宋時,汪倫的子孫還珍貴地保存著這首贈詩。
這兩句詩極力抒寫汪倫為詩人送行的情義之深,表達了詩人對汪倫的讚美和感激並突出了兩人之間的真摯純潔的深厚情誼。詩句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以水比情,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自然而情真,空靈而有餘味,給人以十分深刻的感受,是“清水出芙蓉”一樣質樸而清新的詩句,同時,“不及”二字不用比喻而運用比較的修辭手法,極為精確巧妙,成為曆代廣為傳誦的千古絕唱。這兩句詩對後世頗有影響,其中的“桃花潭水”就已成為後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
〔原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