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節(1 / 1)

漠漠水田飛白鷺,

陰陰夏木囀黃鸝。

〔出處〕唐,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注釋〕①漠漠:形容麵積廣闊,視野蒼茫。②陰陰:形容林木茂密,境界幽深。③夏木:夏天的樹木。④囀:鳥婉轉地鳴叫。⑤黃鸝:黃鶯。

〔今譯〕廣闊蒼茫的水田上空,白鷺在自由歡暢地飛翔;茂密幽深的夏木叢中,黃鶯在婉轉快活地鳴叫。

〔賞析〕《積雨輞川莊作》是一首寫景詩,是詩人45歲再度歸隱輞川莊時所寫的。詩中描寫了輞川地區恬靜幽美的田園景色和詩人清淡閑適的生活情景,創造了一個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現了輞川莊久雨初歇時的靜謐氣氛和詩人隱居時的淡漠心情。這首詩興味深遠,形象鮮明,寫景能給人以靜美的享受,藝術技巧高超,是詩人田園詩中的一首代表作,以前曾有人把它推為全唐七律的壓卷之作,說成是“空古準今”的極致。

這兩句詩通過描寫白鷺在水田上自由飛翔和黃鸝在夏木間歡快鳴叫的情景,展現了夏日雨後輞川田野的清新美麗的自然景色。詩句中描繪了雪白的白鷺,金黃的黃鸝,從視覺上描繪色彩;又寫了白鷺飛翔,黃鶯鳴叫,既寫了動態,又寫了聲音,兩種景象互相映襯,互相配合,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山野描繪得畫意盎然。這兩句詩選取“白鷺”和“黃鸝”兩種動物色彩極為鮮明,而且寫出它們的一“飛”一“囀”,既從視覺上描繪動態形象,又從聽覺上寫出悅耳聲響,二者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同時,“漠漠”與“陰陰”兩組疊字的使用,也異常精練工巧,傳神入妙,不但加深了詩的色調,而且開拓了詩的境界,是詩人描繪景物的生動精彩的名句,曆來被人廣為傳誦。

〔原詩〕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鬆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