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出處〕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注釋〕①獨:獨自。②異客:在他鄉作客的人。③佳節:指陰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節。④倍思親:加倍思念自己的親人。倍,格外。
〔今譯〕獨自一個人在他鄉作客,感到十分孤獨和寂寞;每次遇到美好的節日到來的時候,就會格外地思念家鄉和親人。
〔賞析〕《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一首重陽佳節思念家鄉親人的詩篇,是詩人17歲客居長安時寫的。詩中描寫了想念家鄉兄弟因自己佳節之時在外麵不能團聚而感到遺憾的心境,抒發了詩人真摯、濃烈的思親情懷。這首詩感情深摯,情思綿邈,語言清淡流暢,成為曆代傳誦的佳作。
這兩句詩描寫了詩人重陽佳節時遠離故鄉親人的孤獨處境,表現了他寂寞苦悶的心情和思念親人的感情。詩句中“獨在異鄉為異客”一句中一個“獨”字,兩個“異”字的運用,表現了詩人形單影隻的狀況和寄居外鄉的孤寂情境,增強了藝術感染力;“每逢佳節倍思親”中“倍”字也用得好,是詩眼,點睛之筆,突出了詩人佳節思親程度的深切。這兩句詩寫出了人們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佳節思親的共同感受,道盡了千千萬萬離鄉背井人們的思鄉情懷,因而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引起了眾多遊子的共鳴,成為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句。
〔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