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1 / 1)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出處〕北朝,《雜歌謠辭》之《敕勒歌》。

〔注釋〕①蒼蒼:高遠的樣子。②茫茫:廣闊無邊的樣子。③見:同“現”。出現,顯露。

〔今譯〕蔚藍的天空深邃廣遠,碧綠的原野空曠遼闊。陣風吹過,牧草低垂,顯露出了肥壯的牛羊。

〔賞析〕《敕勒歌》是一首歌唱敕勒川的讚歌,原是北方鮮卑族的民歌,後被收輯在《樂府詩集》中的《雜歌謠辭》裏。歌中描繪了西北草原地區敕勒川的壯美景象,歌頌了遊牧民族家鄉的富饒美好和生活的幸福安樂,表現了草原人民對生活和家鄉的熱愛之情。據載,北齊高歡出兵攻打北周宇文泰時,曾叫大將斛律金唱過這首《敕勒歌》,用以砥礪士氣。這首歌風格明朗豪爽,氣象雄偉開闊,語言質樸簡練,音韻優美輕快,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成為我國古代民族詩歌中和我國少數民族文庫中的一件藝術瑰寶,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光輝地位,並且始終蜚聲四播,傳誦不衰。

這三句歌詞描寫了大草原天高遠,地遼闊,草豐牛羊壯的獨特景象,表現了塞外草原風光的恢宏曠遠、雄渾壯闊,具有濃鬱的草原生活氣息,是描寫草原風光的名句。歌詞中,“天蒼蒼”是仰視長空,一望無際;“野茫茫”是俯瞰曠野,浩瀚千裏;特別是“風吹草低見牛羊”一句,表現出了牧草的豐茂、牛羊的肥壯、牧業的興旺,蘊含著牧民們安居樂業、熱愛家鄉的深厚感情,是全歌詞的點睛之筆,洋溢著漠野荒原的活潑生趣,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現在,這三句歌詞常用來描寫遼闊的原始草原風光的可愛,也常用作塞外草原景觀的代表。

〔原詩〕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第三章 隋唐五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