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汗燦爛,若出其裏。
〔出處〕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注釋〕①行:運行。②若:似乎,好像。③星漢:銀河。
〔今譯〕太陽月亮的運行,好像從海中生起又降落海中;光輝耀眼的銀河,似乎它的頭尾都垂落在海上。
〔賞析〕《觀滄海》是一首寫景抒情詩,是詩人在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北征烏桓勝利歸來時所寫的《步出夏門行》組詩四首中的第一首。詩中,詩人以廣闊的胸懷,豐富的想象,描繪出深秋季節茫茫滄海洪波湧起吞吐日月的壯麗景象,抒發了自己包容宇宙的豪邁情懷。這首詩把眼前實景和雄偉想象融為一體,意境博大開闊,格調沉雄豪壯,不僅描繪了大海的形象,而且寫出了大海的性格,在藝術上很有獨到之處,是古往今來讚海詠海詩文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喜愛,成為我國詩壇上的一朵奇葩。
這四句詩極寫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壯闊氣勢,把大海塑造成一個能包容宇宙的博大雄偉的藝術形象,表現了詩人的寬闊胸懷和豐富想象力。詩句運用了想象和誇張的藝術手法,構思獨具匠心,成為前無古人的千古傳誦不朽的名句。
〔原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