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出處〕戰國(楚),屈原《離騷》。
〔注釋〕①曼曼:同“漫漫”,形容距離長遠。②其:句中結構助詞,無實在意義。③修:長。④兮:古漢語中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啊”。⑤求索:尋求,探索。
〔今譯〕前麵的道路是那樣的漫長而遙遠,我要上天下地做一番尋求和探索。
〔賞析〕《離騷》是一首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最輝煌的、充滿激情的自敘性長篇政治抒情詩,是一首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傑作,並被北宋著名史學家、詞人宋祁譽為詞賦之祖。這首詩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其中有對楚國黑暗政治的揭露,有詩人自我懷抱的抒寫,有幻想境界的描繪,也有美人香草的點綴,交織成一幅五光十色的人生圖畫,強烈地流露出詩人在當時曆史局限下的崇高理想和光輝鬥誌。詩中反複地抒發了詩人自己要求革新的政治理想,熱情洋溢地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和人民的關懷和熱愛的感情,憤怒地揭露和批判了楚國奴隸主貴族集團的腐朽和自私。這首詩成功地運用了比興和象征的表現手法,氣魄宏偉,抒情深刻,構思奇幻,辭采絢麗,在我國古典詩歌的藝術寶庫中首屈一指,成為我國古典詩歌的不朽典範,一直被引為中華民族文學的驕傲,它不僅是中國文學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
這兩句詩是詩人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不懈追求的生動寫照,抒發了詩人為國為民、渴求報國的衷情,表達了詩人堅毅執著、鍥而不舍地追求自由理想的精神。詩句中前一句說的是前麵道路的長遠,後一句講的是求索進取的精神,形成了一個富有哲理的警句。這兩句詩早已成為我國曆代仁人誌士激勵自己、不懈追求理想信念的座右銘。現在常用這兩句詩來表現為革命探求真理、奮鬥不息的精神;也常被借用來比喻在漫長的生活道路上對理想的苦苦追求。
〔原詩〕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
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餘之中情兮,反信讒而怒。
餘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原俟時乎吾將刈。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餘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餘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頷亦何傷!
攬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雖不周於今之人兮,原依彭鹹之遺則。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餘雖好修姱以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餘以蕙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