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出處〕《詩經·周南·桃夭》。

〔注釋〕①之:結構助詞,無實義。②夭夭:豐茂而旺盛的樣子。③灼灼其華:花朵開得火紅而鮮豔。灼灼,指花朵火紅而鮮豔。其,人稱代詞,它的。華,同“花”。④之子:這個姑娘。之,指示代詞,這,這個。子,名詞,女子,姑娘。⑤於歸:出嫁。於,語氣助詞,無實義。歸,出嫁。⑥宜:使動用法,使……和順。⑦其:人稱代詞,她的。⑧室家:家庭。

〔今譯〕桃樹繁雜茂盛,綻開著鮮豔明麗的花朵;這個姑娘要出嫁了,她將建立一個和美的家。

〔賞析〕《桃夭》是一首在婚禮上祝賀年輕姑娘出嫁的頌婚詩,表現了參加婚禮的人對新娘的讚美和祝願。詩中先以桃樹起興,再以桃花的繁盛豔麗、桃實的斑斕可愛、桃葉的茂密多蔭作比喻,讚美了新娘的年輕秀美,祝願她婚後早生貴子、家庭興旺發達幸福美滿。這首詩善於煉字,巧於變化,虛實結合,自然貼切。

這四句詩以鮮豔明麗的桃花作比喻,描寫了新娘的年輕嬌美,並祝賀她建立一個和和美美的家庭。詩句用桃花來比喻年輕姑娘,這是我國詩歌史上第一次用花來比喻美人的詩句,堪稱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這種手法對後世詩詞深有啟示與影響,從這以後,用花,特別是用桃花來比美人,比比皆是,層出不窮。這四句詩聯想豐富自然,比喻生動工巧,並成功地運用了比興的手法,特別是用詞準確精練,擲地有聲,用“灼灼”形容桃花,千百年來贏得了人們的交口稱讚,一個“宜”字,有力地揭示了新娘的美好品德,以及她將給新的家庭帶來歡樂和諧的氣氛。

〔原詩〕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