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母乳不足時怎麼辦(1 / 1)

現實生活中,有的媽媽先天性乳腺發育不良,妊娠時乳房不增大,產後乳房不脹,兩側乳房大小不一,此時乳汁分泌不好。另外,30歲以上初產婦,無論如何努力,也存在乳汁分泌不足的情況。

(1)母乳不足的因素:①媽媽是否生病,媽媽的乳頭有否異常。②哺乳期間,避免或盡可能減少給哺乳的媽媽使用鎮痛和鎮靜藥,也不宜服用雌激素、孕激素類避孕藥,以防抑製乳汁分泌。③初產婦剖宮產分娩,體質虛弱,或出血過多造成氣血虧虛,會引起經脈氣機不暢,乳絡阻滯,泌乳遲緩,生化乳汁不足或無泌乳。④麻醉藥和抗生素藥物會抑製腦垂體催乳激素分泌乳汁。對於這些產婦,應同時配合飲食、中西藥物或針灸治療催乳。

(2)母乳喂養得不合理:最常見的母乳不足原因是嬰兒的吸吮時間不夠,因此,媽媽應該保證足夠的時間來喂養自己的嬰兒,特別是新生兒,每天的哺乳時間可能長達8個小時。

(3)避免乳頭錯覺:研究表明,人工喂養3次後,嬰兒即已產生乳頭錯覺,個別嬰兒人工喂養1次也會產生乳頭錯覺,因此提倡早吸吮及24小時母嬰同室,按需哺乳,盡量避免早期使用各種人工乳頭及奶瓶。乳頭錯覺的糾正,要在嬰兒不甚饑餓或未哭鬧前指導母乳喂養,可通過換尿布變換體位、撫摸等方法使嬰兒清醒,產婦以采取坐位哺乳姿勢為佳,可使乳房下垂易於含接。乳房過度充盈時濕熱敷5分鍾,擠出部分乳汁使乳暈變軟,便於寶寶正確含接乳頭及大部分乳暈。

(4)注意休息和培養哺乳的信心:乳汁分泌與神經中樞關係密切,過度緊張、憂慮、憤怒、驚恐等不良精神狀態可引起乳汁分泌減少。產婦要保持精神愉快,對母乳喂養抱有信心,尤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最好采取與嬰兒同步休息法,減少幹擾。聽輕鬆的音樂,看健康有趣的書畫,有利於調節心理,保持心情舒暢。家庭其他成員應照顧好乳母,精神上多加安慰鼓勵,並主動分擔家務,防止其疲勞。

(5)及時、適量、科學地補養:媽媽的乳汁歸根結底來源於吃下去的食物,喂奶媽媽要講究食譜的科學性。大量資料證明,肉類、蛋類及豆製品類食物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不僅可補充分娩時消耗的大量熱能,而且為製造乳汁提供了大量優質原材料,如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因此,哺乳期間不可偏食。但是,要避免分娩後馬上開始豬蹄湯、鯽魚湯等高蛋白、高脂肪飲食,這樣會使初乳過分濃稠,引起排乳不暢,分娩後的第一周內食物宜清淡,應以低蛋白、低脂肪的流質為主。此後可適當增加營養,可根據個人口味、平時習慣,適當多吃一些促進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鯽魚、鰱魚、豬蹄、雞及其湯汁,還可適當多吃些黃豆、絲瓜、黃花菜、核桃仁、芝麻之類的食物。但是,不宜大量吃味精,味精進入寶寶體內會導致寶寶鋅元素缺乏,妨礙體格與智能發育;不宜大量飲用麥乳精,因麥乳精有回奶作用。在整個哺乳過程中還應始終避免食用含雌激素的食品,如雌性的動物、家禽和魚類等。這是由於在食用這些雌性食物時,會同時攝入過多雌激素。初產婦體內的過量雌激素會抑製催乳激素而導致泌乳量的減少。因此,民間流行的產婦進補老母雞湯實際上是錯誤的。有經驗的老中醫會建議初產婦食用會啼叫的公雞來幫助催乳。泌乳量過多時則可適量食用雌性動物。

(6)注意喂養技巧:哺乳前應用溫開水清洗乳頭,切忌使用肥皂、酒精、洗滌劑等,以免除去保護乳頭和乳暈皮膚的天然薄膜,造成乳頭皸裂,影響哺乳。對扁平內陷乳頭,在吸吮前做好乳房護理,采用乳頭伸展法,負壓吸引法等拉開並離斷與內陷乳頭“綁”在一起的纖維,使乳頭向外突出後盡快讓嬰兒含接。哺乳結束後,可擠出少量乳汁,均勻地塗抹在乳頭上,以保護乳頭表皮。乳母應穿柔軟的棉質衣衫,不宜穿化纖材料或質地粗糙的布料上衣,以防對乳頭的不良刺激。同時應防止乳房擠壓、損傷,以免影響泌乳質量。如果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房脹痛不適,可輕輕按摩,以促進乳房血液循環和乳汁分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