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作家稱:說教味太濃
我們有意邀請了一些風頭正盛的少年作家來參與寫作,因為這些少年作家是考生們的同齡人,他們對題目的理解與把握有可能更接近考生。
韓寒便是其中的一位,當記者把邀請他寫今年高考作文的想法向他說明之後,他顯得十分為難。他說,今年的高考作文“太沒意思了,說教味太濃,這樣的東西實在寫不出來”。他還說:“我對高考作文之類壓根兒就沒興趣。要我說,高考就該不考作文。什麼樣的作文算好,什麼樣的作文算不好,這怎麼能有統一的標準?作文又不像數學有準確的答案,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我就說我的作文好,他評卷老師就非說不好,我有什麼辦法?所以,我一直主張高考取消作文甚至是語文,這方麵應該讓人憑著興趣和愛好自由地來發揮。”經過幾次通話,最後韓寒表示放棄,他說如果我參加今年高考,我也隻有在卷子上寫上兩個字:放棄。
另一位濟南少年作家丁口明也覺得今年的高考作文不利於發揮出最好水平,他今年參加高考。他說,應考的作文中他不敢把真實的想法寫出來,因而也就沒有發揮出最好的水平,當記者向他約稿時,他另寫了一篇,這篇表達的才是他的真實想法。
教授講:多元發揮餘地少了點兒
就高考作文引發的不同觀點,記者又采訪了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呂家鄉老師。呂老師說,今年的高考作文總體上看還是不錯的,它給出的這個材料起碼讓高三中等以上考生寫起來不會太困難,材料本身強調了人作為社會動物,不能孤立存在,應互相幫助,和公民道德建設、以德治國等熱點問題聯係比較緊密。但他也坦言,這個題目的道德層麵的內容多了些,留給學生多元思考、多元發揮的餘地少了點兒。同為山師文學院教授的袁忠嶽老師也稱,今年的高考作文顯得一般化,學生一般寫不跑題,但想寫好難度很大,不大利於考生的發揮。
不論你說、他說、怎麼說,我是按時交出了答卷。我始終這麼認為:高考作文對於作家來說,隻是“小菜一碟”而已。作家每天都在寫“作文”。作家理所當然應該是寫高考作文的“行家裏手”。
不過,高考作文與平常的創作又畢竟有著不同。高考作文是命題作文,而且限時完成。參加高考作文,使我感到是對思維是否迅捷的一次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