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田中光臨遊泳池!毛澤東禮贈楚辭(22)(2 / 3)

而王洪文長期浪跡於上海“十裏洋場”,擅長的是“衝衝殺殺”這一套“造反派”的看家本領。靠“造反”奪權,登上領導崗位後,平日裏不讀書,不看報,不學習文件。經常是和一班狐群狗黨為伍。過著吆五喝六,呼朋喚友,吃喝玩樂,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的逍遙自在的日子。初到北京時,還能規規矩矩幾天。登上高位以後,哪裏過得慣整天開會、談話、批閱文件、一熬熬上一個通宵這種苦日子。天長地久,便耐不住寂寞,露出了“廬山真麵目”。

中共十大以後,王洪文曾主持過一段中央日常工作。實踐證明,他根本不具備作為一個中共中央副主席應當具備的治國安邦的基本素質,沒有能力擔當如此大任。別看在上海灘“衝衝殺殺”“一呼百應”可以,在北京、在中央機關、在一個泱泱大國負責人的位置上,便不是那麼簡單的了。不久,毛澤東仍然讓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平日裏,王洪文喜歡吸高檔香煙,喝高級名酒,講究穿高級衣服,坐舒適的豪華轎車;喜歡開著摩托車沿中南海兜風,晚上坐著吉普車到首都機場的草叢中去打兔子;喜歡拿著高級釣魚竿在“釣魚台”釣魚(這下子“釣魚台”可成了真正的“釣魚台”了);喜歡打撲克,一打就打上半個通宵。整個一副上海灘十裏洋場“闊少”的模樣。就是不喜歡開會,不喜歡聽彙報,不喜歡批閱文件,自稱一讀馬列著作和書報就“頭痛”。

王洪文的這種“十裏洋場的闊少爺”作風,切不說中央機關其他人無不側目而視,就連“四人幫”中老謀深算的張春橋也頗有微詞。當王洪文主持中央工作時,張春橋私下發牢騷說:“王洪文他算老幾,他憑什麼主持中央工作。”但牢騷歸牢騷,他們畢竟是一丘之貉,在重大問題上,王洪文還是一切聽命於張春橋指揮的。

對於王洪文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以後的生活作風,在他身邊工作的人是最清楚不過的了。曾擔任王洪文警衛工作的王愛清揭發說:

王洪文一人在北京、上海就占用了九輛汽車。他到外地坐飛機,三叉戟還嫌小,一定要坐波音707.

王洪文的住地,本來已安排得很好,但仍不滿意,大發牢騷說:廚師不給好的,理發椅子型號不對,枕頭不好,床單不好,台燈不好,給的橘子也是皮厚、不甜。

他為了圖舒服,差不多每天都要大夫給他推拿一兩個小時。

他一起床,就得喝一杯濃咖啡,或者吃興奮劑,睡前要喝一杯西洋參湯。

一日三餐,頓頓是雞、鴨、魚、肉,還嫌不夠,又提出要吃燕窩。經常吃烤蛤蜊,有時還吃炸牛排、牛尾湯等法國名菜。他喝的是“茅台”“人參”“三鞭”等名酒。

他不讀書,不看報,經常要秘書廖祖康代他劃圈批文件,他把絕大多數時間和精力用來玩牌、下棋、釣魚、打獵、打鳥、看電影。為了打獵,甚至不參加會議,不接電話。他釣魚有時從早上四五點鍾一直釣到九十點鍾,從下午三點一直釣到晚上八九點鍾。他用的釣魚杆,有的是從外國進口的,一根100多元,他用的釣餌還要放香油、茅台酒。

他以戰備為名,從部隊弄來吉普車,裝上專用燈光,經常深更半夜帶人驅車到郊外打野兔子。白天還經常打野鴨子,要工作人員為他趕鴨子。

他還經常在住地周圍打鳥玩。他共有獵槍、鳥槍12枝。

他下棋一下就是四五個小時,打撲克有時長達十幾小時。王洪文有時竟摔手表玩,一邊摔一邊說什麼:反正戴手表不花錢,摔壞了再到上海去拿。

1976年,王洪文從國家體委要了一輛“佳娃”牌摩托車,一日數次騎著玩。

王洪文的秘書沈少良在“四人幫”被粉碎後,也揭發說:

“王洪文到北京後,生活上已有補貼,但他還每年數次向上海大量要錢,每次三百、五百甚至上千元……”

“王洪文的小兄弟,一來北京,他立即要人用專車接到他的住地吃喝、密談,這已成為慣例。對安插在北京的小兄弟,也經常用請客送禮等手段,進行陰謀活動。王洪文在住地請客,用的都是高級酒、菜、煙、茶,但他感到還不闊氣,就到大飯店設宴招待,中國菜吃膩了,還要做外國菜。他這些小兄弟經常比誰被請的次數多,吃得高級,誰最受王的信任……”

在政治上,王洪文在上海時就聽慣了張春橋、姚文元的“指示”,習慣於按照張、姚的“指示”辦事,現在,雖然躍居於張春橋、姚文元之上,成了張、姚的上級和領導,但仍然是張、姚怎麼說他就怎麼做,一切聽命於張、姚的意見。同時,又與江青建立了直接聯係。於是,在中央政治局內,正式形成了一個以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為成員的“四人小宗派”。毛澤東批評他們為“四人幫”。平時,人們因其以上海人居多,也稱之為“上海幫”。

王洪文擔任中央副主席以後的言行,不能不引起毛澤東的注意,不能不引起毛澤東的深思——王洪文根本就不具備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基本素質,根本就不是一個合適的接班人。

這時,毛澤東已經是80高齡的老人了。在與外國政治家的會見中,毛澤東雖然仍以慣常的幽默和機敏開著玩笑,但幽默的話語裏亦不無幾分無奈。“馬克思的請帖我已經收到了!”這是毛澤東幾次談到的一個話題。

毛澤東,這位中國人民無比敬仰的偉大領袖和導師,在自己的暮年,是多麼急於找到一位合適的接班人嗬!80高齡的老人家不能不考慮自己的後事嗬!

時間不等人。毛澤東決心重新選擇新的接班人。

在現有的第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周恩來、康生、葉劍英、朱德、董必武均是與自己同時代的人,年齡大體上不相上下。

李德生是一位軍隊幹部(關於毛澤東是否考慮過培養李德生為接班人的問題,筆者將在另一本書中詳細論述)。

王洪文,實踐已經證明,不是理想的接班人選,但也不宜一下子立即撤掉,隻好留在原來的位置上,繼續考察了。

張春橋是一個文人,寫寫文章還可以,委以“接班人”的重任顯然不妥。況且,許多老同誌、老幹部,都對這個“眼鏡蛇”一般的人物極為反感。有的老同誌還反映張春橋有“曆史問題”。

經過反複思考、反複比較、反複權衡,毛澤東想到了鄧小平。

鄧小平現任中央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能治國,能安邦,會打仗,善外交,具有長期的指揮革命戰爭的豐富經驗;具有“文化大革命”前連續十年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主持中共中央第一線工作的豐富經驗;具有在國際舞台上同蘇聯霸權主義作鬥爭的豐富經驗。他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內政外交,無不精通。並且辦事果斷,雷厲風行,思想敏銳,性格剛毅,立黨為公,不搞幫派,處事沉穩,深得眾望。早在50年代,就曾對鄧小平寄予了厚望,隻是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才打斷了事物發展的正常進程。

想到這裏,毛澤東下定了決心,對鄧小平委以重任。

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

1973年12月12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了一次政治局會議。會議在毛澤東的書房兼會客室進行。

看上去毛澤東很虛弱。一年前,他曾患心肌梗塞,一度垂危。經全力救治,終未發生不幸。不過,這次病重後,他的身體始終未完全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