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江青直接打倒的幹部,江青尚且要多方阻撓,胡攪蠻纏,若把她自己直接定的案子否定了,她還不攪個天翻地覆?
田維新想了想說:“能不能想個辦法,不惹江青。”
“怎麼能不惹江青呢?”張誌問。
田維新說:“你們把事件撇開,就說這些幹部沒有犯什麼錯誤,先把他們‘解放’出來,讓他們恢複工作。”
張誌說:“這辦法行倒是行,不過風險也很大。”
田維新囑咐說:“這件事你先別辦,等我與李主任商量一下再說。”
第二天,田維新就與李德生商量。李德生認為也隻能這麼辦了。如果不落實幹部政策,幹部受委屈,軍報也沒法辦好。
解放軍報社按照這個辦法,“解放”了一批幹部。有人立即向上告了黑狀,送了一大堆材料給江青。江青還真看了這些材料,在這裏批一個“這是一個反革命”,在那裏批一個“這是個壞人”,最後要“德生同誌查處”。
李德生正坐在沙發上看江青批轉的這份材料,田維新進去了。“你看吧!”李德生順手把材料往茶幾上一摔,沒好氣地說。
田維新一看,是解放軍報的事,就說:“這是意料之中的。”
“怎麼辦?”李德生問。
“有兩條辦法。”田維新說。
“哪兩條?”李德生緊追著問。
“第一條,再把他們都關起來。”田維新說。
“那不行,哪能這樣幹。”李德生未加思索,立即否定了這一個辦法。
田維新了解李德生的想法,他不慌不忙地說出了第二條辦法:“那就拖。”
“拖得了嗎?”李德生不放心。
“拖不了,還能再把他們關起來嗎?隻有拖。”田維新說。
“那能拖多久?”李德生問。
“能拖個半年。”田維新說,“江青第一次問,你可以說,材料收到了,還沒來得及看。第二次問,說剛看,還沒有看完。第三次問,說剛看完,還沒查。如果再問,說剛查一兩個,還真沒問題,其他的還沒有查。”
“能那麼老拖著?”李德生又問了一句。
“起碼可以拖半年。”田維新蠻有把握地說:“她還有那麼多精力問哪!”
這件事固然拖了下來,不了了之,總政治部對遲浩田卻有了一個好印象,認為這個幹部能夠實事求是,敢講真話。事件過去以後,遲浩田從軍報副總編(副軍級)直接走上了北京軍區副政委的領導崗位。後來他又先後出任副總參謀長、濟南軍區政委,現在是總參謀長。
經過一年多時間緊張艱難的工作,全軍175位被打倒的高級將領終於全部得到了“解放”,重新走上了領導崗位。這裏傾注著周恩來總理的一片心血。
毛澤東下定決心要委鄧小平以重任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按照黨章規定的五年期限,這次代表大會是提前一年召開的。毛澤東主持了這次大會。出席大會的有1249位代表,代表著全國2800萬名黨員。
十大的主要議程是:一、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報告;二、王洪文代表中共中央作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並向大會提出《中國共產黨章程草案》;三、選舉中國共產黨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大會選舉了148位代表組成的主席團,毛澤東為主席團主席,周恩來、王洪文、康生、葉劍英、李德生為主席團副主席,張春橋為主席團秘書長。
大會一致通過了上述兩個報告和新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選舉產生了第十屆中央委員會,195人當選為中央委員,124人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一批久經考驗、眾望所歸的、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排斥和打擊的老同誌,如鄧小平、王稼祥、烏蘭夫、李井泉、譚震林、廖承誌等,被選為中央委員。據參加了中共十大的一位中央委員回憶:在中共十大上,她與鄧小平分在一個小組,當討論大會提出的第十屆中央委員候選人名單時,她在小組發言中不同意大會提名自己為中央委員候選人。鄧小平也是第十屆中央委員候選人之一。鄧小平發言時,認真地說:“我不反對大會提名我為中央委員候選人。”表現了一個老革命家的光明磊落的氣魄。
由於黨勝利地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團,所以林彪反革命集團的骨幹成員都被清除出了中央委員會。但是,江青反革命集團的一大批骨幹分子卻以“文化大革命”中湧現出來的“新生力量”的名義,進入了中央委員會。
在中共十屆一中全會上,選舉了中央領導機構。選舉結果如下:
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
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周恩來、王洪文、康生、葉劍英、李德生
中央政治局委員(以下按姓氏筆畫為序):毛澤東、王洪文、韋國清、葉劍英、劉伯承、江青、朱德、許世友、華國鋒、紀登奎、吳德、汪東興、陳永貴、陳錫聯、李先念、李德生、張春橋、周恩來、姚文元、康生、董必武
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吳桂賢、蘇振華、倪誌福、賽福鼎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
毛澤東、王洪文、葉劍英、朱德、李德生、張春橋、周恩來、康生、董必武
中共十大繼續了中共九大的左傾錯誤,大會通過的由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等負責起草的政治報告中,沒有正確地分析林彪事件發生的原因,總結正確的經驗教訓,反而肯定“九大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都是正確的”;號召全黨“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堅持“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還把“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過七八年又來一次”認定為“客觀規律”,預言“黨內兩條路線鬥爭將長期存在,還會出現十次、二十次、三十次”,把批判林彪的“極右實質”列為首要任務。在這樣的左傾錯誤方針指導下,隻能使“文化大革命”愈拖愈久,破壞性的後果愈來愈嚴重。
在中共十大上,靠“文化大革命”起家的“文革新貴”王洪文當選為中央副主席,張春橋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江青、姚文元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長期充當江青和“中央文革小組”顧問的康生當選為中央副主席,使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勢力得到加強。十大以後,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結成“四人幫”,大肆進行篡黨奪權的活動。但是,全黨、全國人民已經從林彪事件中提高了政治覺悟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一場更加激烈的否定還是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鬥爭正在逐漸地醞釀和形成。
在中共十大的宣傳材料中,曾有這樣一段話,黨的第十屆中央委員會的組成,既有建黨初期的老同誌,又有經過長期革命戰爭考驗的中年同誌,還有在“文化大革命”中湧現出來的“新生力量”,“這充分反映了我們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後繼有人”。
明眼人一看得知,這個“興旺發達,後繼有人”指的是身著一套簇新的軍裝,梳著漂亮的小分頭,唇紅齒白,年輕少壯,年僅38歲的新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
這是毛澤東在林彪叛黨叛國、粉身碎骨以後,又選擇的一位接班人。
王洪文何許人也,一般人並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