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出訪中國,也忙壞了他62歲的妻子花子。多少天來,花子一直默默地在為丈夫的出訪做準備。田中的行李中,從喝的水、吃的米,到爬長城穿的膠鞋,樣樣都有。這也難怪,據說田中在國內遊說競選時,常常帶上妻子做的飯團,而不吃當地的飯食。幾個星期之前,田中在夏威夷也碰到過吃飯問題。當時,他同尼克鬆總統共進午餐,頗有氣概地把美國食品吞下肚子,然後,趕緊回到下榻的飯店,吃一頓日本飯。準備水,當然也自有原因,據田中的助手說,田中愛出汗,從早到晚,每隔15分鍾,就要喝上幾杯冰水。
第二節 四次會談解恩仇田中超過尼克鬆
大平外相則眯縫著眼睛微笑著坐在那裏,一動不動,也又一次顯露了他的“鈍牛”性格。毛主席微笑了一下,說:“不打不相識啊。”在日本各地歡迎日中建交的聲音猶如洪水一般波瀾壯闊地擴展著。
偕大平,踏上訪華旅程
9月25日,田中首相一行啟程。
晨7時20分,田中離開目白私邸。7時45分,他的座車駛抵停著專機的羽田機場第22號停機點前。當田中首相走下車時,站在舷梯旁歡送的人群中頓時爆發出歡呼聲。身穿深藍色西服的田中首相跟同行的大平外相、二階堂官房長官寒暄了一番,隨後以他那種慣常的風度同站成一長串的大約350名朝野黨國會議員握手,或拍肩、揮手,笑眯眯地反複作簡短的告別寒暄。
歡送的人群中,有代理首相三木武夫、自民黨“三巨頭”和各位政府閣僚。還有社會黨前委員長佐佐木更三、公明黨委員長竹入義勝、民社黨書記長佐佐木良作等各在野黨領導人,形成了超黨派歡送的場麵。在野黨歡送首相訪問外國,是1956年鳩山首相為日蘇建交談判而去莫斯科訪問以來,從未有過的場麵。早日同中國實現邦交正常化是這些在野黨的共同政策主張,並為此做了大量促進工作。今天,他們看到田中首相終於踏上訪華的旅程,想到他們多年來為之奮鬥的目標就要實現,無不感到由衷的高興。
東京時間8時10分,田中首相、大平外相一行乘坐的日航專機,帶著日本人民恢複日中邦交的熱切願望起飛了。專機鑽出陰霾密布的東京上空,向鹿兒島方向飛去。
田中此行除有52名成員外,還有記者80人,電視技術人員70人,衛星地麵站人員24人。這些記者和電視轉播人員大部分都已先期到達北京。
飛機騰空不久,田中與大平相對而坐吃早餐。雖說田中不大吃西餐,離家前又吃過飯,但他今天的胃口卻特別好,塗滿黃油的麵包一下就吃了四片,航空小姐端上來的紅菜湯、煎肉餅、肉蛋卷、沙拉子和果子凍、咖啡,很快都一掃而光。他邊吃邊說:“托昨天高爾夫球的福,渾身舒服極了!”
大平外相取笑說:“你可真能吃啊!”
田中分辯說:“因為少許喝了點白蘭地,開了胃口,所以比平常吃得多。”
吃得飽睡得香。田中首相吃完飯,果然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大平卻沉靜地憑窗端坐,若有所思。人稱“鈍牛”的大平,既有“一事既決,寧死不回”的勁頭,又是一位頭腦縝密、慮事周到的政務家。是他與田中共同做出了同中國複交的決斷,並為田中此行做了具體周密的安排。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的目標,大平在上飛機之前,寫下一份遺囑:如果完不成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的任務,誓不還家……
據大平的秘書、女婿森田一後來回憶說,大平寫完這份遺囑後,便把它放進書房裏的保險櫃,沒有對任何人講。當他從北京歸來,才向誌華子夫人談起遺囑事,並當場打開保險櫃,取出遺囑毀掉了。
在飛機上,大平想起自己的誓言,想到即將舉行的曆史性談判,猶如千斤重擔在肩。他心潮起伏,思緒萬千,心房不禁怦怦作跳。此時此刻,他心頭上凝聚著一種隱憂:萬一北京談判出現枝節怎麼辦?滿腔心思驅走了大平的倦意,更收起了遨遊萬裏高空的閑情,抓緊分秒運籌帷幄起來。
專機越過波光粼粼的東海,飄蕩的彩雲向後退去。當飛越上海上空時,田中醒來了。
“啊,大陸真大呀!”首相看著大平和二階堂的臉,興奮地說,“終於來到了!”
然後,他拿出秘書官給他準備的一厚疊資料,悠然地說:“不是事到如今才當學生,也不是臨陣磨槍啊。”然而,還是潛心翻閱了近一小時資料。
當專機就要抵達北京時,田中來到記者座位前麵,說:“當我見到周恩來總理的時候,隻要說‘我就是田中角榮’,他就會明白的。因為同是東洋人嘛。”顯露了他急於見到周總理的心情。
曆史瞬間,第一次握手
25日清晨,迎接客人的北京,秋高氣爽,氣溫是18.氣象台報告全天“晴”,那女廣播員悅耳的聲音也像在祝福同日本恢複邦交似的,掀動著北京市民的心。“田中首相今日來訪”成了人們的話題,大家都在等待著東鄰使者的到來。
上午11時30分,田中首相、大平外相一行乘坐的道格拉斯DC-8型日航專機在北京機場著陸。飛機滑行時,一麵小中國國旗和一麵小日本國旗在駕駛員座艙外飄動。
機場上沒有群眾歡迎場麵。在飛機旁迎接的是周總理,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葉劍英,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日友協名譽會長郭沫若,外交部長姬鵬飛,外交部顧問、中日友協會長廖承誌,北京市革委會主任吳德,外經部部長方毅,外貿部部長白相國,外交部副部長韓念龍、符浩,公安部副部長於桑,對外友協會長王國權,全國政協常委、外交學會副會長周培源,外貿部部長助理、中日備忘錄貿易辦事處負責人劉希文,外交部顧問張香山,外交部部長助理王海容,外交部禮賓司司長韓敘等。
在停機坪迎接的有全國人大常委胡愈之、林巧稚,人大代表謝冰心,交通部副部長郭魯,輕工部副部長謝鑫鶴,國務院文化組副組長及新華社副社長石少華、國家體委副主任趙正洪、衛生部負責人閻鈞、農林部負責人郝中士、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吳忠、中央辦公廳警衛局負責人楊德中、電信總局副局長申光、國務院圖書館及博物館負責人王冶秋、中日友協副秘書長孫平化、國家體委乒乓球隊代表莊則棟以及外交部亞洲司、新聞司、禮賓司和參加接待的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日中備忘錄貿易辦事處駐北京聯絡處的11名成員和他們的夫人也在場。
田中首相快步走下飛機的舷梯。歡迎他的周恩來總理同他使勁地握手。中日兩國領導人在70年代第二個秋天握手,這是多麼有意義的曆史瞬間啊!
五星紅旗和旭日旗在機場上空飄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隊高奏兩國國歌。日本國歌《君之代》在三四十年代,對億萬中國人民來說,這是壓迫的象征,而《義勇軍進行曲》是抗日戰歌。在70年代的今天,兩曲並奏,不禁令人感慨萬端,常常感到時代的巨大變遷!
歡迎儀式完畢後,周總理陪貴賓乘車前往釣魚台國賓館。當汽車開進賓館寬敞的院子,駛過紅葉掩映的林陰和白菊盛開的花壇,停在18號樓門前時,穿著雪白上衣的服務員、廚師站在門口右邊歡迎來自遠方的客人。進門時,細心的大平外相看到周總理同服務員、廚師一一握手,不禁發出讚歎:“這就是周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