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中美解怨中南海!玄機猶係乒乓球(13)(3 / 3)

基辛格插進來說:“我有點擔心,這個‘雙重代表權’打開了歡迎北京進聯大的閘門,給急於討好北京的國家找到借口。到頭來,我們控製不住——這等於自己製造失敗。”

羅傑斯瞟了基辛格那還泛著酒意的紅臉,冷冷地說:“我們有些事,不早就在製造失敗麼?”這話是含蓄地指責基辛格搞秘密訪華。他感覺到自己作為國務卿,對這件大事在事前竟被瞞住而十分不快;但是,國務卿能控製自己,沒有隨便發作,此時才發泄了一點不滿。

尼克鬆內心極度矛盾,心情馬上變得十分沮喪了。

基辛格二度訪華,周恩來再費籌謀

基辛格第二次北京之行取代號為“波羅二號”。盡管取了代號,也已經不是秘密之行了,基辛格在10月16日離開華盛頓。這次是乘坐“空軍一號”總統座機,比上一次舒適多了。飛機按照總統訪問預定的路線試飛,中途在夏威夷和關島停留,這樣可以使總統一行在到達中國時不致由於時差和高速飛行的不適而過分疲勞。10月22日到達中國,先在上海稍事停留。當日午間飛抵北京。盡管這次訪問是公開宣布的,是“為尼克鬆總統訪華作基本的安排”,但是,接待人員與來歡迎的官員基本上與上次一樣。基辛格仍然住在釣魚台的六號樓。

氣氛也跟基辛格第一次來的時候一樣,剛開始是拘謹的,待周恩來出現時,氣氛就開始緩和了。當天下午,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基辛格一行全體人員,在會議室門口合影留念,請大家坐下來喝綠茶,並且對美方每一個人都說幾句歡迎的話。周恩來還設宴歡迎,在祝酒詞中提到上次基辛格講過的話——把中國稱為神秘的國土,他稱讚基辛格“勇敢地秘密訪問了中國這個所謂‘神秘的國土’。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現在是基辛格博士第二次訪問這個國土,它不應該再被認為是‘神秘’的了。”

周恩來又把上次的話題重新端出來,這使人感到好像會談從未中斷過。基辛格覺得周恩來有一種非常高超非常巧妙的談判技巧,使頭腦遲鈍的西方人,要過一會兒才能理解。

宴會結束時,周恩來在宴會廳內繞行一圈,同每一個人握手碰杯,包括隨行的下級人員、秘書和機組成員。這就奠定了以後幾天禮貌周到、熱情友好的基調。因為尼克鬆授權基辛格此行代表他來談判他訪問的公報。基辛格班子起草的公報初稿是經過尼克鬆看過並批準的。這份公報初稿是按照國際上老一套的慣例起草的,它強調兩國那些模糊不清的共同點,同時用空洞的概括性的陳詞濫調來掩蓋兩國間的分歧;基辛格的助手們絞盡腦汁想出一些詞句來明白地暗示雙方有很多共同點,而實際上卻沒有那麼多。助手們自以為這個初稿是十分高明的。剛到北京的當晚,基辛格把這份公報初稿交給周恩來。當晚還議定了尼克鬆訪華的日期,基辛格提出了兩個日期供周恩來選擇:3月21日和3月16日。周恩來選定了前一個日期。還討論了總統訪華的幾個具體問題。

基辛格沒有料到,這次訪問北京最富戲劇化的就是討論公報草案了。10月23日,基辛格一行人輕鬆地在主人陪同下去尼克鬆將要參觀的地方遊覽,上午去長城和明陵,下午去頤和園。10月24日,在約定會談的時間周恩來來到釣魚台。會談一開始,周恩來就明確地說:“毛主席已經看了你們擬的公報草案,明確地表示不同意。這樣的方案我們是不能接受的。”

基辛格沒有馬上說話,與助手們交換了眼光,顯出不悅。他本來想用一種輕鬆談笑的口氣開始這次談判的,遇到周恩來口氣堅定的表態,他的口氣也轉向堅定:“我們初稿的含義是說,和平是我們雙方的目的。”

“和平是隻有通過鬥爭才能得到的。”周恩來說。“你們的初稿是偽裝觀點一致。我們認為公報必須擺明雙方根本性的分歧。”

基辛格並不退讓:“我尊重總理的信仰,但把那些一貫正確的教條寫在公報裏是不合適的。”

霍爾德裏奇很不服氣:“我方擬的公報初稿,難道就一無是處?”

周恩來嚴肅而心平氣和地說:“你們也承認,中美雙方存在著巨大的分歧,如果我們用外交語言掩蓋了這些分歧,用公報來偽裝觀點一致,今後怎麼解決問題呢?”

斯邁澤說:“我們起草的公報,采用的是國際通用的慣例。”

周恩來說:“我覺得這類公報往往是放空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