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陸定一忽憶“六月雪”!劉少奇沉冤昭千古(5)(1 / 3)

陸定一和嚴慰冰的老家橫受查抄,他們在北京中南海內的住所,更是在劫難逃,從嚴慰冰被綁架走的4月28日起,連續經受了五次掘地三尺的徹底搜查。應該說由公安部執行的第一次抄家,是最為“文明禮貌”的,後來就一次比一次更不“溫良恭讓”了。一批又一批可愛的革命小將們,一趟又一趟地衝進增福堂來,見書籍就撕,據說那全是“封資修大毒草”,雖然其中既有李白、杜甫和普希金、托爾斯泰等“反動家夥”寫的,又有魯迅、高爾基等革命作家寫的,卻都淪為同樣貨色,享受同等待遇。陸定一是個文人,也收藏了幾件雖不名貴卻也珍愛的陶瓷工藝美術品和古硯之類,“無產階級”豈能搞這一套,乓裏乒啷,嘁裏哢嚓,全都給砸爛摔碎!最令陸家心疼的,他們多年來購買搜集到的幾百張京劇名角唱片,也都成為“毒草”“四舊”毀於一旦,這些小將們有的真不知道,有的裝不知道,他們心目中最最“無產階級化”的康生和江青,用強取豪奪和詐騙偷盜等手段,搞到了大批也屬“封資修”的古玩、文物和國寶,以及更多的老京劇唱片等等,據為己有獨自賞玩。但是他是他,你是你,他們怎麼都行,你陸定一就不行,就得“打翻在地徹底砸爛”不可!

葉群、陳伯達等人得到報告,在陸定一的北京住宅,也查抄出不少東西,這觸動他們,不妨將這幾批東西集中起來,讓更多的人看看,以便接受現實和生動的“階級教育”。幾經磋商,拍板成交,他們決定將無錫送來的“罪證”材料,加上在增福堂抄家所得的各色“封資修”物品,合起來辦一個《陸定一、嚴慰冰反革命罪行展覽會》。於是,“史無前例”期間的又一“偉大創舉”,在中共中央宣傳部所在的原北大紅樓後院,以著名學者、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命名的“孑民堂”揭幕開張了!

在展覽籌辦過程中有關人員把各種“罪證”材料擺出以後,發現除了重新整理加工過的青布小轎和幾紙地契以外有許多展品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不僅不能揭露陸、嚴二人如何“反動透頂”,相反還透露出他們生活相當簡樸,不失一個革命幹部的優良家風,這樣如實展出,豈不是作了反宣傳。當他們向帥府及中央文革請示報告後,竟獲得了完全意外的解決辦法,批準他們從國庫中借出幾十捆大麵額人民幣,外加十幾個純金元寶,又不知從哪裏弄來一些綢緞布匹之類一起充實進原有的展品之中。這一高招果然取得了強烈效果,展覽開幕以後,許多觀眾看到展櫃中陳列的巨額錢鈔,特別是那麼多皇家才有的金光燦燦的元寶,還有整匹的綾羅綢緞,據說其長度可由中南海一直鋪到頤和園。人們看後無不對陸定一、嚴慰冰這對“反革命”及其“反動家庭”,竟如此“驕奢淫逸”和“窮凶極惡”,紛紛表示出自己的強烈憤慨和深刻仇恨。葉群和陳伯達、康生等人,看到中宣部大院內的展覽會場中,每天擠滿了各個機關、學校、部隊和企、事業單位造反派組織來的觀眾,連外地“革命派”也都派來了參觀學習的代表,不由心花怒放,拍手稱快,說這個辦法等於進一步宣判了陸定一、嚴慰冰“政治上的死刑”,他們從此更是兩具“政治僵屍”,展覽就是將他們來一次陳“屍”示眾,這是舉辦這一展覽的重大政治意義。

不過,葉群沒有注意到,這次展覽除了政治意義以外,對於許多“革命派”來說,還有十分實惠的經濟收益。原來在展覽結束以後,除了那些成捆人民幣和金元寶應該歸還國庫,整匹的綢緞布和大件展品也應“統一處理”,其餘全部展品凡是尚有實用價值的,都用內部處理辦法折價出售,一件皮大衣隻“賣”十元錢,一個清代出品的細瓷花瓶,標價僅為五角。這使一批“革命派”戰友大揀“洋落”發了一次貨真價不實的“國難”財。這一政治、經濟雙豐收的“革命行動”,很快就被推廣到全國各地,到處都競相效法辦起了規模大小不一的“罪行展覽會”。

上述一切,隻是林彪、葉群親手導演的係列悲劇、醜劇的序幕。以後的部分,許多更加令人觸目驚心。陸、嚴全家及其親屬一一被打入黑牢,分別遭受了多年以至十幾年的摧殘折磨,嚴慰冰的老母親、老共產黨員過瑛同誌慘死獄中……然而光明必將取代黑暗,正義總會戰勝邪惡,林彪、葉群一夥終於自取滅亡,葬身荒漠,與他們狼狽為奸並繼承其衣缽的“四人幫”也相繼垮台,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恢複了黨的實事求是傳統,陸定一、嚴慰冰等同誌這才大難不死,重見天日。陸老當選為黨的中顧委常委,嚴慰冰也重新工作並出版了著作。可惜,嚴慰冰同誌因為身心受傷過重,於1986年3月不幸早逝。但是,他及全家人親曆過的那些慘痛往事,似乎不該隨之湮沒。發生在那個不正常年代和不正常政治生活中的不正常事件,不是可以讓人看到、感到和想到些什麼嗎?

陸定一:“不能走著跟,爬著也要跟上去”

一個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不辭辛勞,奮鬥了大半生的功績卓越的革命者,而今卻被“革命”的名義拒之於“革命”之外,並且成了革命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