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急於求成反冒進!仗義執言受冤屈(4)(3 / 3)

在陳雲、周恩來檢討以後,毛澤東在會上公開宣布“反冒進(的問題)解決了,現在中央是團結的,全黨是團結的”。因為在毛澤東看來,國家經濟建設還得“靠這些人辦事,此外沒有人”。同時,開展反反冒進鬥爭的目的已經實現,緊迫地擺在黨和國家領導人麵前的新的根本性任務是全力以赴領導全國的“大躍進”運動。但是在會上,毛澤東還從另一角度多次發出要注意“我們黨內搞得不好要分裂”的警告。他說:假如我們黨在某個時候,“有些人不顧大局”,像高崗那樣,“那就要分裂”。因此,“代表大會的代表同誌,你們要注意一下,中央委員會要特別注意,要顧全大局,誰不照顧大局,誰就會跌筋鬥。有人認為講了分裂,心裏就不舒服。我看講了好,大家有個精神準備。”實際上,這就是說誰要再反冒進,誰就是不要黨的團結的分裂主義。這樣就使中共黨內的民主氣氛再次遭到嚴重損害。

從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到八大二次會議,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方向發生逆轉。在毛澤東所發動的持久的愈來愈烈的反反冒進鬥爭麵前,黨內沒有人再能夠發表不同意見了,從而使毛澤東極力倡導的有很大片麵性的“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為八大二次會議所接受。

會後,周恩來、陳雲等也不再像過去那樣能夠在經濟建設中發揮其主動、求實和創造性的作用了,全國立即掀起了一個打破常規、追求高速度、超英趕美的“大躍進”運動。“大躍進”的迅起,使本來就底子薄、基礎差的年輕共和國受到了一次客觀經濟規律的嚴厲懲罰。

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在論述這段曆史時指出:“由於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更由於毛澤東同誌、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同誌在勝利麵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於求成,誇大了主觀意誌和主觀努力的作用,沒有經過認真地調查研究和試點,就在總路線提出後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開來。”這樣,就為1955年底至1958年經濟工作指導思想上“冒進——反冒進——反反冒進”爭論中的是非曲直,作出了正確的曆史結論,並從中引起出了彌足珍貴的曆史教訓。

第二節 廬山風雲洶湧激彭帥冤離永福堂(1)

彭德懷詼諧地說:“花錢買來了一件‘緊身咒’,穿不得,穿不得!”彭德懷在中南海居住時,有一個小保險櫃,裏麵放著四樣他最心愛的東西,一枝左輪手槍,一枚紅星獎章,八塊銀元,還有一包曆史資料。沒有異議,沒有爭論,會議迅速凝結成為一個聲音:反右!反右!反右!

“永福堂”和它的主人

中南海懷仁堂的東南角,一排造型相似的院落中間,有一座中國古老式的建築,名叫“永福堂”。1953年,彭德懷從朝鮮回來後,就住在這裏。

這座院落,有北房五間,西頭的兩間打通了隔牆,是彭德懷的辦公室和會客室。東頭的兩間是臥室兼作他夫人浦安修工作和學習的地方。當中的一間,由東到西打了一個隔斷,隔出十來平方米的一塊空間,作為餐室。東廂房作會議室,有時用來召開軍委辦公會議,後改為宿舍,西廂房是工作人員的辦公室和宿舍。

彭德懷剛搬來時,這座房子由於長年日曬雨淋,沒有及時維修,門窗和廊柱的油漆早已剝落,花花點點,不像個樣子。尤其是辦公室天棚的一角也漏雨,每逢下雨總要濕上一大片。管理部門的同誌對此很是過意不去,幾次提出要對房屋進行一次翻修和粉刷,但都被彭德懷拒絕了。他說:“哪裏漏就補哪裏,能住就行了!”並多次囑咐工作人員:“你們要把心計用在國家這個大‘家’上,眼睛不要老是盯著我這個小‘家’,要把錢節約下來,先用於國家經濟建設上。”

1956年春,管理部門對房屋進行檢查後,根據房屋的破損情況,又一次提出要油漆門窗和廊柱,並送來了維修計劃。彭德懷聽了工作人員的彙報以後,把臉一沉說:“又修什麼!這不是蠻好的嘛。更不要油漆!房子是住人的,也不是圖好看!你們就是不考慮工人、農民住得怎麼樣,也不考慮國家的困難!”工作人員將彭德懷的意見轉告給修繕隊,他們解釋說,彭總的心意他們知道,但油漆門窗廊柱不是為了圖好看,主要是為了防腐蝕,延長房屋使用年限,這完全符合彭德懷要求的精神,並要工作人員再次向彭總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