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的自我批評
毛澤東發現高崗在財經會議期間對劉少奇的“錯誤”進行攻擊後,曾要高崗找劉少奇直接談清問題。但高崗不予理睬。劉少奇則兩次主動找高崗談話,並對工作中的缺點錯誤作了誠懇的檢討。後來,針對高、饒控告劉少奇有“圈圈”,毛澤東指出,說少奇同誌有圈圈,是錯誤的說法。毛還說,少奇同誌是大公無私的,是正派的,他決不是那種搞宗派的人。
在七屆四中全會上,劉少奇根據毛澤東的意見,作了誠懇又不失分寸的自我批評,並對某些問題作了說明。主要內容有:
一、關於農業生產合作社問題。劉少奇說:關於農業生產合作社問題,我曾有過一種想法在基本上是不正確的。在土地改革完成以後,要對我國農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要實行農業集體化,對於這個基本方向,我是沒有懷疑過的。因此,我主張向農民宣傳社會主義,要經常地向農民說明:僅僅實行土地改革還不能最後地解放農民,隻有實行社會主義才能使農民最後地獲得解放、免於貧困並富裕起來。在目前要廣泛地發展勞動互助組和供銷合作社,要限製富農經濟,在將來要普遍地組織集體農場和消滅富農經濟,對於這些,我的觀點都是明確的。但是,我有過一種想象,就是我以為還要等一個時候才能在我國農村中大量地、普遍地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和集體農場,而沒有想到立即就可以大量地組織半社會主義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並由此逐步地發展到完全社會主義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即集體農場。同時,在目前的勞動互助組與將來的集體農場之間沒有抓住以土地入股的半社會主義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這個組織形式,作為由互助組過渡到集體農場的十分重要的中間過渡形式,因而,就以為互助組不能過渡到集體農場,而把二者看成在組織上是沒有多少聯係的兩回事。因為有了這種想法,所以在1950年1月與東北個別同誌談到農村互助合作問題時,我有一些話是說得不妥當的。在1951年春,我讚成華北局在個別地方試辦農業生產合作社,但不讚成推廣。同年7月間我批評了山西省委“把老區互助組織提高一步”的文件,並在向馬列學院第一期畢業生講話時,也說到了這個批評。應該說,我這個批評是不正確的,而山西省委的意見則基本上是正確的。
在1951年秋,中央討論農業生產互助合作問題後,由於毛澤東同誌的指示得到了改正,我也就拋棄了這種想法。
二、1947年我主持的全國土地會議,確定了普遍實行分配土地的原則,製訂了土地法大綱,並提出了整黨的方針。這個土地法大綱和整黨方針,是經過黨中央的修正和批準的。全國土地會議的工作是有成績的。但是這個會議有重大的缺點,這就是沒有對於農村的階級分析做出恰當的決定和沒有能夠製訂一個正確的切實可行的詳細的沒收分配土地的辦法,同時對於錯誤傾向的批評不夠全麵。在會議上著重地批評了黨內反對地主不堅決以及同情、可憐、庇護地主的右傾錯誤,這是完全必要的,並從此結束了這方麵的錯誤。對於當時已經發生的一些左傾錯誤,雖然也做了批評,但這種批評是不充分的,沒有係統的因而也就不能夠認真地去堵塞有些地方的左傾錯誤的發生和發展……直到1947年12月在中央會議上毛澤東同誌提出了關於《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1948年中央重新發表1933年怎樣分析階級的文件和任弼時同誌的文章後,各地土地改革才逐步完全納入正軌。我在當時沒有能夠把指導土地改革這樣一個嚴重的任務完全正確地擔當起來。
三、1946年2月1日,在舊政協會議開過會,中央發出了一個指示,說舊政協決議付諸實施,中國從此走上和平民主階段。同時向八路軍、新四軍和各解放區提出練兵、減租和生產三大中心工作,並指出“一切準備好,不怕和平的萬一被破壞”。在這個指示中所謂“和平民主階段”是屬於一種對時局的估計,而關於練兵、減租和生產三大中心工作的規定,則是對於我們的革命起實際作用的性質的東西。對於和平可能性的估計隻是一方麵,而關於練兵、減租和生產這些中心工作的指示,則在於我們可和可戰,使我們在任何時局變化的場合下,都能夠有恃而無恐。對於這個文件,我想是應該作這樣的分析的……中央通過的這個指示,是我起草的,我曾經根據這個指示在幹部會上作過一個報告,在報告中有些話講得不妥當,應當糾正。
四、1949年春中央派我去天津研究和幫助天津市委的工作,我對天津當時的工作說過許多話,曾經批評了當時某些對資產階級的左傾情緒,雖原則上沒有錯誤,但其中有些話是說得不夠妥當的。
從劉少奇的上述自我批評,不難看出: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撇開問題本身是非談,從組織上說,在中央沒有作出決議以前,黨員持有不同認識和意見是許可的,說不上是什麼錯誤;1947年老區土改中出現的左傾錯誤,劉少奇負有指導上的責任,但屬工作指導上的錯誤;“和平民主新階段”“天津講話”不存在什麼錯誤。值得指出的是“剝削有功”一說,其實,劉少奇這個話是有前提的,即在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政權的領導下。其道理如列寧在《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個策略》中說的,無產階級領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勝利,在客觀上是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這與其說是對資產階級有利,不如說對無產階級更為有利。因為隻有工業生產的極大發展,才有利於社會主義的建立、鞏固和發展。這是推不倒的曆史唯物主義原理。當然,從用語來說,換個詞,對我們這個以出身小生產的黨員占優勢的黨來說,可能更易被大家接受。
鄧小平一席公道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