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毛澤東笑談秦滅楚!共和國憲法開新篇(2)(1 / 3)

一、所屬的重工業部、一機部、二機部、燃料工業部、建築工程部、地質部、輕工部和紡織部,劃歸國家計委主席高崗領導;

二、所屬的鐵道、交通和郵電部,劃歸政務院副總理鄧小平領導;

三、所屬的農業、林業和水利部,劃歸財委副主任鄧子恢領導;

四、所屬的勞動部,劃歸計委委員饒漱石領導;

五、所屬的財政、糧食、商業、對外貿易和人民銀行,仍屬財委主任陳雲領導,在陳雲養病期間,由副主任薄一波代理。

中央作出的上述決定的分工,無疑是對中央人民政府黨組幹事會書記、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的嚴重批評。根據這個決定和分工,周恩來對政務院的工作除必須擔負全部責任外,實際上他所直接領導的隻剩下一個外事口了。與之同時,中央決定把政務院20個部中的8個主要工業部劃歸實際與政務院平行的國家計委領導,而高崗是國家計委主席,這不能不被認為是對高崗的信任和重用。而這同他1951年得的“兩分”,顯然是有著直接關聯的。正因如此,高崗自認為已經組織了“經濟內閣”,並準備進一步躍登龍門了。

對“確立新民主主義秩序”的批評

在1953年6月1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宣布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同時指出:有人在民主革命成功以後,仍然停留在原來的地方。他們沒有懂得革命性質的轉變,還在繼續搞他們的“新民主主義”,不去搞社會主義改造。這就要犯右傾的錯誤。就農業來說,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農業惟一的道路,發展互助合作運動,不斷地提高農業生產力,這是黨在農村中工作的中心。毛澤東批評說,右傾的表現有這樣三句話:“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秩序”。這種提法是有害的。是妨礙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的。“由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這種提法不明確。是不妥當的。“確保私有財產”。因為中農怕“冒尖”,怕“共產”,就有人提出這一口號去安定他們,其實,這是不對的。

毛澤東在8月12日全國財經會議上的講話,再次對“新稅製”等問題作了尖銳批評,並提出“要在黨內開展反對資產階級思想的鬥爭”。他說:

對於財經工作中的錯誤,從去年12月薄一波同誌提出“公私一律平等”的新稅製開始,到這次會議,都給了嚴肅的批評。新稅製發展下去,勢必離開馬克思列寧主義,離開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向資本主義發展。

過渡時期,是向社會主義發展,還是向資本主義發展?按照黨的總路線,是要過渡到社會主義。這是要經過相當長期的鬥爭的。新稅製的錯誤跟張子善的問題不同,是思想問題,是離開了黨的總路線的問題。要在黨內開展反對資產階級思想的鬥爭。

為了保證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功,必須在全黨,首先在中央、大區和省市這三級黨政軍民領導機關中,反對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傾向,即反對黨內的資產階級思想。

毛澤東對把個體農民經過互助合作走到集體化的道路,看成“是一種完全的空想”的觀點作了尖銳批評,說這是違反七屆二中全會決議的。他還強調要反對“分散主義”。

一股“倒劉”的地下暗流

高崗急於在1953年夏季舉行的全國財經工作會議上和會後連續向周恩來、劉少奇迭次發難,顯然是對毛澤東的上述批評作了他的判斷。在他看來,毛澤東把“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秩序”等問題提到“離開總路線”的高度進行批評,證明周、劉是在政治上犯了“路線錯誤”。聯係在此以前在組織分工上的重要調整,他認為周恩來、劉少奇已“失去了”毛澤東的“信任”。而他自己則被認為是“一貫正確”,又組織了“經濟內閣”。於是利令智昏,企圖一舉將周、劉拱倒,取而代之。

1953年6月開始舉行的全國財經會議,主要議題是關於五年計劃、財政、民族資產階級三個問題。但在討論中,批評新稅製實際上成了會議的中心問題。高崗看到對新稅製意見較多,就鼓動一些同誌“放炮”,並上綱說這是路線錯誤,是兩條路線鬥爭。據後來陶鑄揭發:財經會議開過第一次領導小組會議後,高崗就請他到家裏吃飯,在飯桌上高崗對他說,這次會議的方針就是要重重地整一下薄一波,“希望大家能勇敢發言”,並要他放頭炮。陶鑄沒有答應。實際上,高崗這樣做完全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批薄”是為了“射劉”,目的在推倒劉少奇。這一點,高崗曾直言不諱地對人說:“我在全國財經會議上不講話則已,要講就要挖少奇的老底。”所以,他在發言中,采取移花接木的手法,把劉少奇曾經說過的一些話,比如1947年土改中說過的“村村點火,戶戶冒煙”,1949年在天津講話中的一些觀點,1951年有關山西互助合作批語中的觀點等等,統統安到薄一波的頭上加以批判,以暗示劉少奇犯有一貫的、係統的路線錯誤。

為了推倒劉少奇,高崗公然散布“軍黨論”(即所謂“黨是軍隊創造的”)。他說,黨的曆史上有“二元論”,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要修改,決議中關於劉少奇是黨的正確路線在白區工作中的代表的提法不對頭,需要重新作出結論。他別有用心地把中共黨的幹部分成兩部分,說毛澤東代表紅區,劉少奇代表白區,現在黨和國家領導機關的權力掌握在“白區的黨”的人們手裏,應當徹底改組。並煽動說現在白區幹部要篡奪黨了。

當高崗得悉中央正在考慮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是否采取部長會議的形式、黨中央是否增設副主席或總書記時,更是迫不及待地多方活動起來。鄧小平說:“毛澤東同誌在1953年底提出中央分一線、二線之後,高崗活動得非常積極。他首先得到林彪的支持,才敢放手這麼搞。那時東北是他自己,中南是林彪,華東是饒漱石。對西南,他用拉攏的辦法,正式和我談判,說劉少奇同誌不成熟,要爭取我和他一起拱倒劉少奇同誌。我明確表示態度,說劉少奇同誌在黨內的地位是曆史形成的,從總的方麵講,劉少奇同誌是好的,改變這樣一種曆史形成的地位不適當。高崗也找陳雲同誌談判,他說:搞幾個副主席,你一個,我一個。這樣一來,陳雲同誌和我才覺得問題嚴重,立即向毛澤東同誌反映,引起他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