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天安門風雨見證!如磐夜曙光在前(10)(2 / 3)

主席團又派代表赴行政院請願。對方隻說明不能“越級請願之理由”,無任何答複。

5月21日下午9時,京滬蘇杭學聯第二次會議在中大召開,出席代表:英士大學:韋壽康、潘光昌;交大:葉公毅;中大:朱成學(李飛代)、王安民;浙大研究所:曾守中;金大:鄧鴻舉、肖端清、王修(夏佛生代);浙大:杜揚亭、楊正衡、周西林;暨南:戴文坡;吳淞商船:王夷白;蘇工建訓班:汪銳璋、周繼能;上醫:工道佩、錢文治;藥專:鍾傑、蔡欣;劇專:唐存森、肖宗環、周西;複旦:汪漢民;音樂院:謝功成、廖一鳴;上海音專;同濟:黃仁端;社教院:李明杠、強國瑞;上海機械學校;幼專。主席:王安民。

會議首先由主席報告:1.金女大、劇專加入聯合會。2.請願無結果。接著,大家認為會議應該討論如下事項:

(1)對五二血案應取之態度。

(2)應如何加強各校聯係及世界學生聯係?

(3)請願無結果後應采取之態度。

由於時間已晚,決定暫時體會。後於5月22日下午3時半複會。主席:戴文坡。會議討論井作出下列決議:

一、向政府提出抗議,要求為:

(1)立即釋放所有被捕及失蹤同學。

(2)嚴懲首都衛戍司令部〔代〕司令張鎮、首都警察廳長韓文煥、東區警察局長陳善周及行凶軍警,並追究此次慘案責任。

(3)立刻撤銷《維持社會秩序臨時辦法》。

(4)保證以後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5)賠償一切損失。

(6)切實保障人身、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請願等基本自由。

……

四、通電全國同學,定6月2日為“反饑餓、反內戰、反暴行日”,全體總罷課一天。

五、從5月23日起三天內,政府如對所提各項要求無滿意答複時,各校將一致采取下一行動。

六、正式成立京滬蘇杭四區學聯會,並確定聯合會的組織;

(1)召集人――負責召集會議。秘書處――處理會務。

(2)由南京區擔任上項工作。

七、全國學聯組織之討論,――由中大起草章程,再定期討論之。

5月23日,京滬蘇杭學聯正式成立,此後,向政府當局的請願、交涉,一般由它組織、出麵,這使南京學生在與國民黨當局對壘中,處於有利的地位,也有助於京滬蘇杭學運統一步調,集合力量,互相呼應。京滬蘇杭學聯實際上成了全國學聯的雛形。

在如何對待、處理學生運動的問題上,國民政府上層內部存在著分歧。五二遊行前,地下黨對此已有察覺;五二遊行中,遊行主席團在與衛戍司令部代表、參政會秘書長談判時,進一步意識到這種分歧的存在;五二遊行後,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立法院、參政會主張“疏導”“調解”,怕事態進一步擴大、惡化。針對這一情況,京滬蘇杭學聯在堅持鬥爭的同時,比較注意利用國民黨上層的分歧,著力爭取立法院、參政會的有識之士,聯絡並主動請中大、金大教授會為學生的要求奔走呼號。五二血案後,南京學生之所以沒有受大的迫害,與這方麵的工作有關。下麵是京滬蘇杭(豫)學聯代表團活動的簡況:

22日,四區學聯代表向參政會請願,秘書長邵力子允將所有要求,提交參政會主席團討論。

23日,南京各大學校長前往行政院交涉。

25日,中大、金大教授會決定向國民黨當局轉達學生要求,並與參政會一起設法調解。晚上,京滬蘇杭學聯在中大南高院舉行會議,決議如下:

一、繼續罷課一周為抗議:

1.政府對我們要求無答複;

2.上海同學80餘人被捕;

3.上海三民間報紙被查封。

二、定本周為擴大宣傳周。

三、河南大學加入學聯,今後學聯改稱為京、滬、蘇、杭、豫五區十九專科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

27日,學聯代表團向政府提交備忘錄,抗議和要求:

1.立即答複5月20日及23日所提的11點要求。

2.立即釋放5月22日以後所有逮捕的學生。

3.立即撤銷對上海《文彙報》《聯合晚報》和《新民報》的停刊令。

28日,參政會主席團張伯苓茶會招待中大、金大等校教授交換意見。

29日,參政會主席團至中大演講,並公開表態:1.關於釋放被捕學生:負責交涉。2.關於懲凶:可建議政府查明辦理。3.關於取消《維持社會秩序臨時辦法》:非對學生而發。4.關於保證今後不再發生類似事件:不致再有。5.關於賠償損失:可照辦。6.關於反對內戰:參政會亦有同感。7.關於增加副食費:可配給食物,以謀改善。8.關於增加教育經費,正在設法中。9.關於增加公費名額:(邵力子個人意見)增加黃泛區及共區學生之公費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