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以查到的曆史資料中,對金振中履曆的記載如下:
金振中,29軍37師110旅219團3營營長,1903年出生於河南省固始縣城關一個貧苦農民家中,祖輩耕田為生,家境貧寒,他幼年在一家水果店當學徒。一次因不慎打碎了櫃台玻璃,怕老板責罰而離家出走。輾轉流離,1924年適逢馮玉祥將軍在河南招募新兵之際,遂投馮軍。不久,考入張自忠任校長的西北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任馮部排長、連長、少校團副等職。1930年編入宋哲元將軍領導的第29軍,提任中校營長。他作戰英勇,戰功輝煌,在1933年喜峰口戰役中,他率領部隊奪回失去的陣地,榮立戰功,受到馮治安師長的嘉獎;他還受到了一次特等獎,那是1936年初,他作為營長帶領全營在冀西地區開展了清剿漢奸的戰鬥,他的營衝鋒在前,專打硬仗。他們衝入敵人固守的齋堂村,搗毀了由漢奸臨時拚湊的“冀西防共自治政府”,俘敵1800有餘。
抗戰期間,金振中任上校團長,6旅副旅長,77軍軍部上校附員等職。1948年淮海戰役中,他隨張克俠、何基灃將軍率部起義,投奔革命。
……
金振中營是1936年春奉命接替宛平城和盧溝橋防務。這時,盧溝橋的形勢已經相當吃緊;豐台落入日寇手中,日軍的軍事演習日益頻繁。“彈上膛,箭在弦”,這就是當時盧溝橋的局勢。
金營長接防宛平和盧溝橋後,多次對同事和部下這樣說:“我們守衛的這座橋一旦落到日本鬼子手中,北平就變成了一座死城,華北也垂手可得。”
金振中是個愛國心盛又非常謹慎小心的人,在上級已經確定他的營到宛平和盧溝橋接防,但部隊還未行動時,他特地找到馮治安師長對一些自認為事關重大而自己又不好把握的問題,當麵作了請示。
“師長,眼下,日軍的三個中隊不分晝夜地對盧溝橋和宛平城進行演習攻城戰術,誰都看得出來,他們是死了心要占橋占城的。在這種情況下讓我3營來守橋來住城,我的想法有兩條,第一受命於危難之時責任重大;第二,為國盡忠,萬難不辭,我做好了流血犧牲最壞結局的思想準備。”
“據我所知,從師裏到旅裏以至團裏,經過認真研究後才決定派你們執行這個任務的。毫無疑問,在我們師裏想率領部隊開赴盧溝橋頭擔任防務的大有人在,但我們還是選擇了你金振中。”
“感謝領導的信任,3營全體官兵會盡力盡心守衛一城一橋的。我現在想請示師長一個問題,假如日軍要強行占領橋和城,我們該如何應付?”
“這是你考慮的問題,也是我乃至軍座都無法回避的一個擺在麵前的現實問題,或者說是一個燃眉之急的撓頭的事情。我想過了,我們基本的對策應該是,既要本著南京政府的指示辦事,又要保全現時本軍的處境。舍此,你、我無第二條路可走。”
應該還有下文的,可是馮師長卻戛然而止,無話了。金振中未得到想要知道的話,當然耐不住了,便追問了一句:“我很想聽聽師座對這個基本對策的具體高見,須知本職屬下級軍官,對國策軍策知之甚少,需要師座經常指教。”
“平津是我國著名的大城市,也是大家公認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內外人士都關注著它,目前全國抗日熱潮已達沸點。如果我們對這兒的事處理得稍有不妥,就會受到全國同胞的唾棄,甚至使我軍無法生存。當然,我們要更多地看到平津對我軍帶來的優勢,這裏畢竟是個富饒地區,地理位置重要,民眾經的多見識廣,不僅能滿足我軍的開支,更能提高官兵覺悟。這些是別處駐地的軍隊無法相比的。這兩者之間,你要很好地審時度勢。鑒於這個情況,所以我們一定要冷靜或者理智地處理與日軍的關係。再就本部來說,也想爭取時間充實實力。就是說與日軍的爭端,越往後推遲越好。望你好自為之。這就是我的意見。”金振中似乎聽懂了師長的話,又似乎沒有聽懂,或者說沒有完全聽懂。因為他明顯的感到師座這番話與自己以往得到的指示有異。不過,他還是表態同意了師長的話。他是個軍人,必須服從。
“我會記著師座的訓示的。我決不惹事、但也決不怕事。”
師長沒吭聲,金振中的話顯然埋著一根刺。停了片刻,金還把那刺露了出來:
“另外,我和3營的全體官兵更懂得這一點:如果日軍硬要攻占宛平城和盧溝橋的話,我們一定會抱定與城、橋共存亡的決心。我想,這才是真正的維護本軍名譽和報答全國同胞。”
師長仍然未語。
金振中始終記著他對馮師長最後傾吐的決心:
與城、橋共存亡。
其實,何旅長早就這麼指示的。
時間一天天的推移,金振中的決心越來越變得鐵鑄一般的堅定不移了。
日軍的蠻橫氣焰使金振中懂得了作為一名中國軍人應該怎樣履行自己的使命。
……
此刻,金營長向盧溝橋走去,風風雨雨,步履艱難。
雨,還在不緊不慢地潑灑著,路很滑,他的兩個褲腿濺滿了泥漿,有時一條腿或兩條腿窩進淤泥中,他不得不掙紮許久才能拔出來。雨衣的褶皺間一次又一次地積了不少雨水,好沉好沉,他抖摟抖摟,繼續趕路。
遠處,有人影在雨中走動,那是哨兵,老遠他就認出了金振中。
“長官,請你到11連檢查工作。”
金振中還禮,踏進了營門。
這是盧溝橋東頭,11連駐地。當初挑選哪個連隊守橋時他確實費了一番心思。拉11連到這裏來自然是他的最佳選擇,這是一把尖刀,插在盧溝橋頭會使敵人聞風喪膽。
11連連長陪著金營長在連隊巡視。
他們走過火車站,來到一個土堆前,頓足,打量著對麵的一片開闊地。那是日軍經常演習的地方,離他們立足處頂多有500米。此刻,演習地上水濺泥飛,一片淩亂、殺氣騰騰的景象。那些鬼子兵一個個喊著中國人誰也聽不懂的口號,衝殺,拚鬥、匍匐……真個是一夥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