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4)(3 / 3)

張勳認為當時複辟的條件已經具備:在國際上複辟一直得到德國的支持,段祺瑞政府宣布與德絕交後,德國更以帝國政府成立後恢複中德邦交為條件,支持張勳複辟。定武軍的武器大部分來自德國。日本首相寺內正毅亦曾表示:“如果有強有力的人物堅決實行複辟,也是和我們的理想相符的。”日本參謀次長田中義一和黑龍會成員佃信夫等曾到徐州活動與張勳複辟派有所聯絡。張勳進京後,其日文翻譯謝介石經常奔走於日本使館,6月27日晚,日公使林權助設宴招待張勳、萬繩木式和江朝宗等。張勳亦曾拜會過其他各國公使。在國內,國會已經解散,各督軍取消獨立,黎元洪失去反抗能力;段祺瑞雖潛伏在津,但張勳認為,其在政治上已失地位,軍事上無直接統轄的軍隊,故不把段放在眼中。馮國璋目前態度不明,但即使反對,江南另有積極讚助複辟之倪嗣衝、李厚基,亦可抑製其力量。至於西南各省,張勳以陸榮廷與己“深相契洽”,不會反對複辟;即使反對,“則滇、粵等省,皆僻處邊隅,鞭長莫及,無如我何。”於是,立即毫無顧忌地大幹起來。27日晚,康有為攜清室舊臣沈曾植、王乃澄,化裝秘密到京。當時,報紙即推測:“文聖與武聖握手,必有一番驚天動地之事業。”

6月30日晚間,辮子軍大帥張勳偕同複辟派陳寶琛、劉廷琛兩人,鼠竊狗偷般溜進清宮參加“禦前會議”。會議完畢,張勳若無其事地到江西會館專赴彩觴。

同一時期,步軍統領江朝宗接二連三地接到安定門和西直門守城部隊打來的緊急電話,有大批辮子兵要叫開城門,應當怎麼辦?江吩咐他們暫時不得開城。他正想去向陸軍總長王士珍請示,不料這個平日極有修養的北洋派元老慌慌張張地跑過來,帶著急促而沉低的聲音告訴他:“複辟就在眼前,他們一切都準備好了!”

江建議立刻報告總統。

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動身,就有輛汽車在門外停下,有人敲門走進來,手裏拿著雷震春、張鎮芳兩個人的大名片,請他們即刻到“大帥”公館商量要緊的事。正說著,近畿第十二師師長陳光遠、第十三師師長李進才也都邁著慌亂的腳步走進來了,還沒有來得及開口說話,就被那個副官模樣的人邀請他們一同到“大帥”公館。話音未落,又有四個軍官乘坐另一部汽車到來,催促他們馬上動身。這四位目瞪口呆的將軍隻好乖乖地跟著這一群來人上車。

汽車開到南池子“大帥”公館,就看見尾前尾後都站滿了全副武裝,殺氣騰騰的辮子兵。四位將軍身不由己地走進去,他們的侍衛人員都被阻於大門之外。走進了內室,看見張勳、萬繩木式、雷震春、張鎮芳幾個人,還有辮子兵吳、劉兩個統領都坐在裏麵。張勳的臉色如凶神惡煞一樣,輕蔑地向江投了一眼,問他為什麼不肯開城放城外的軍隊進城。江朝宗戰栗地說:“沒有陸軍總長的命令,不到時候不能開城。”張勳掃了王士珍一眼說:“聘老怎麼辦呢?”

王立刻命令江朝宗用電話通知守城部隊開放城門,於是辮子兵就像潮水般湧進城來。

這個問題解決了,外麵又有人跑進來報告,國務總理李經羲要見“大帥”。張勳搖手說:“沒有工夫,不讓他進來!”

接著,張勳站起身大聲地說:“今天馬上就要迎接皇上複位。有不讚成的,都不許走!”

沒有人敢不讚成,也沒有人開口說話。張勳就把王士珍、江朝宗等裝進汽車,並令吳炳令,天明之後家家戶戶都要懸掛黃龍旗。頃刻間,北京大街小巷處處傳來了敲門聲吆喝聲,這聲音此伏彼起,把人們從夢中驚醒,使人產生了一種無可名狀的驚恐和不安之感。湘、陳光遠、李進才、劉廷琛、沈曾植、萬繩木式等分乘汽車,一直駛進清宮停下來。此時已是7月1日破曉前3時左右。溥儀升了殿,頒布了“登基詔”,恢複了“大清”國號和“宣統”年號,中華民國6年7月1日改為“宣統九年五月十三日”。這時,天還未亮,又急忙傳下一道命令,天明之後家家戶戶都要懸掛黃龍旗。頃刻間,北京大街小巷處處傳來了敲門聲吆喝聲,這聲音此伏彼起,把人們從夢中驚醒,使人產生了一種無可名狀的驚恐和不安之感。

上午4時,張勳指定王士珍、江朝宗為國民代表,梁鼎芬為清室代表,李慶璋為他自己的代表,一齊到公府逼迫黎元洪在已經擬好了的“奉還大政”的“奏折”上簽名蓋章。黎像木頭人一樣,既不動筆簽字,也不開口說話。他輕蔑地瞥了王士珍一眼,王立即低下頭不敢拿正眼來望他。梁鼎芬說了許多利誘威脅的話。黎才開口說:“你是什麼人,我不和你說話!”後來索性連眼睛都閉上了。

7月1日清晨,北京的街頭巷尾掛出了各式各樣的黃龍旗,有的在黃布上畫了個藍龍,有的用木版在黃紙上刷印的,有長方形的,有三角形的,大小不同,形狀不一,破爛不堪,隨風飄擺,還嘩嘩啦啦地作響。這天,前門外的生意也格外興隆,成衣鋪趕製龍旗,供不應求;古衣鋪裏的清朝袍褂,被剛剛受封的遺老們搶購一空:做戲裝道具的鋪子裏用馬尾編的假發辮也成了暢銷貨。一些人趕浪頭,穿著清朝時的服飾在街上走來走去,都好像從棺材裏跑出來的。古老的北京城顯得格外寂靜而又雜亂,光怪陸離,陰森可怕,像一個鬼的世界,老百姓都帶著一副驚慌和疑惑的麵孔,可是,誰也不敢問,誰也不知其所以。

上午9時,張勳和康有為又由神武門到清宮,用“禦璽”蓋上一道一道的偽諭,由張勳副署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