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3)(3 / 3)

黎元洪不堪忍受段祺瑞的一再所為,在美國公使芮恩施支持下,於23日下令免除段的國務總理和陸軍總長職務,任命伍廷芳為國務代總理,王士珍為京津臨時警備司令。

段被免職後發表通電,對黎總統命令不予承認。他一方麵授意北洋係各督軍脫離中央宣告獨立,造成“九省督軍皆反,連兵請解散國會”的局麵,另一方麵卻對盤踞在徐州的前清忠臣張勳暗送秋波,示意複辟時機已到。麵對危局,黎元洪一籌莫展,雖一連數次電促徐世昌、王士珍組閣,徐、王二人卻遲遲不肯應允。南京馮國璋雖沒附和段祺瑞的“獨立”,但也不明顯表示對黎元洪的支持。隻有張勳通電擁護總統,自願充當府院之爭的調停人。不得已之下,黎元洪向長江巡閱使伸出求援之手,並派專車到徐州迎接辮帥,盼張勳能力挽狂瀾,發兵北京。

接到黎元洪的求援信號,張勳於6月7日率領辮子軍步、馬炮兵共十營約5000人及隨員148人由徐州啟程北上,8日晨抵達天津。他在動身前通電獨立各省,令“各省業經出發軍隊均望暫屯原處所,勿再前”。

黎引狼入室,複辟醜劇拉開帷幕

張勳,字少軒,江西省奉新人,1854年出生於一個小商販的家庭。他是一個以搞複辭而臭名昭著的封建軍閥。中華民國成立後,他因懷戀被拋進曆史垃圾堆的清王朝而仍在腦袋瓜子後麵留著一根辮子。因此,人們稱其為“辮帥”,也視之為當時的一大怪物。

張勳1884年在長沙投軍,後轉入廣西提督蘇元春部。1891年升參將。1894年隨四川提督宋慶調駐奉天。1895年投袁世凱參加小站練兵,充工兵營管帶。1899年隨袁至山東鎮壓義和團,升至總兵。1902年調北京宿衛端門,多次扈從慈禧太後及光緒帝。1906年調奉天任職,1908年升雲南提督,不久改甘肅提督。1910年接統江防營,駐浦口。1911年8月,任江南提督。武昌起義時,被兩江總督張人駿調入南京鎮守,與起義新軍激戰於雨花台。他令其軍隊在南京城內大肆搜捕革命黨人,恣意濫殺,凡剪辮子、穿西裝、懸白旗、攜白布者皆不能幸免,嚇得尼姑、和尚都躲在廟裏不敢出門。南京街頭軍警林立,殺氣騰騰,一顆顆血淋淋的人頭高掛在電線杆子上,行人絕跡,全城籠罩在一片陰森恐怖之中。不久,江浙革命聯軍圍攻南京,張勳率其江防營在紫金山、天寶山、獅子山等地負隅頑抗。12月2日,江防營被革命聯軍戰敗,倉皇北竄至徐州進行防守。他逃走時,其愛妾小毛子被江浙聯軍俘獲。有人建議把她押解到上海,在張園陳列,供遊人參觀,門票4角,可收10萬元,充做革命軍的軍餉。這個建議未被統製徐紹禎采納,徐反而派人把小毛子護送到徐州。張勳喜出望外,竟派其辮子兵持槍列隊在車站迎接,然後將扣留南京革命軍的14輛機車和80輛客車歸還,以示酬謝。盡管張勳敗北,但仍被清政府任命為江蘇巡撫兼署兩江總督、南洋大臣。袁世凱任大總統後,所部改稱武衛前軍,駐兗州。“二次革命”爆發,奉袁命積極參加鎮壓。袁死後,段祺瑞控製北京政權,與總統黎元洪發生“府院之爭”,段擁各省軍閥勢力自理,張勳乘機連續召開徐州會議,以盟主自居,組成所謂“十三省區聯合會”,攻擊國民黨及國會。1917年5月,又在徐州邀開督軍團會議,時值黎元洪免段總理職務,各省督軍紛紛宣布獨立。張勳以調解為名,率軍赴京。

對張勳率大批軍隊北上,當時政界都疑其必行複辟。張到津後,曾與徐世昌、段祺瑞、李經羲、雷震春等分別會麵,商議所謂調停時局之方法與條件,一致的意見是以解散國會為調停的先決條件。徐世昌曆來讚成複辟,曾派代表出席第四次徐州會議。惟徐主張緩進,等候時機成熟再辦。被黎元洪派往天津迎接張勳的夏壽康也同張勳見麵,張向夏提出兩項條件:

“一、逐去四凶;二、解散國會。如不照辦,即用武力對付。”限三日內(即8日下午6時至11日下午6時)實現,否則不負調停責任,任各省軍隊自由活動。8日下午6時,夏壽康自津返京歸報黎元洪,並說明上述條件是經張勳與徐世昌、段祺瑞、李經羲等協商一致的意見。黎聽罷大有“事已至此,夫複何言”之慨。所謂“四凶”,早已辭職出府,為取信於張勳,黎索性下令將公府軍事幕僚處裁撤。惟解散國會一事仍令黎為難,今日依從此言,他日必有“護法者”起而詰問;若拒絕之,則此三日之內即有不了之勢。進退維穀,苦狀莫名。最好的辦法還是請國會自行解散。當晚,黎邀請參、眾兩院議長王正廷、吳景謙及國會各政團留京領袖共28人入公府,要求議員同意國會自行閉會,以免於被迫解散。議員們均持反對態度,而且聲言少數人左右不了全體議員。如此,請國會自行解散這條路走不通。9日晨,王士珍和步軍統領江朝宗入謁,勸黎接受張勳要求,倘若猶疑,釀成進一步之破裂,某等亦惟有辭職而去,不負一切責任。負責北京治安的兩位大員表示這種態度,自然給黎以極大壓力。於是當天下午3時即請外國顧問莫利遜及有賀長雄進公府,詢問可否解散國會?黎的目的是為解散國會找到一種不違法的解釋。莫利遜反對解散,曾積極支持袁世凱複辟帝製的有賀長雄則認為可以解散,黎不接受有賀長雄詭辯的解釋,因為取消去年召集國會的命令,即承認去年召集為違法,仍躲不了違法的名聲。而張勳又催逼得很緊,就在9日這一天,辮子兵的先頭部隊已開到北京,分駐天壇、先農壇兩處,這是公開對黎實行武力威脅,黎連忙派夏壽康連夜第二次赴津,勸張本人速入京調停,解散國會事從長計議。夏壽康到津後,張勳拒而不見,夏於是找到在天津的張國淦問計,張建議總統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