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辮子大軍入京城!複辟夢斷天安門(20)(3 / 3)

袁世凱得著張勳電報的同時,徐州商紳各界代表也紛紛電達江防軍“炸營”情狀,從側麵替張勳的報告作了證明。袁世凱便不能不相信張勳所報屬實。但他仍不願失去徐州,一麵嚴令張勳趕快平息事態,堅守待援,一麵令山東巡撫張廣建火速派兵援徐。張廣建正為膠東頭痛,哪有精力南顧?隻得轉令台兒莊駐軍分統李奉選就近率部移駐徐州。但李奉選部移防時,突然宣布起義響應革命軍。張勳得到袁世凱堅守的命令,又加有援軍到來,本已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這回李奉選部突然“附逆”,恰好給他找到了一個溜之大吉的理由。於是,他便立即掉頭北向,沒命地竄入山東。數列火車一口氣開到兗州,張勳大搖大擺地闖進了田中玉的總兵衙門,陰沉著兩臉冷笑說:“田將軍,本部堂為您足足守了三個月的南大門,這回可得看您怎麼犒勞口羅!按說呢,著狗守門也早該賞幾根骨頭!您田將軍久駐禮義之鄉,這點道理總該懂得吧?”

田中玉官小,過去張勳遠在徐州的時候,因為他不歸張勳管轄,所以還敢給他使點刁。現在張勳一旦來到他麵前,把那副總督架子一端,他便不能不兩腿發抖,蔫蔫地矮下去了半截。他點頭哈腰表示要給張勳讓出衙門,自己搬到民宅裏去辦事,並老老實實地向張勳介紹管區內的軍、政情況,大張盛宴“歡迎”總督、欽差張大人光臨兗州下轅。從此,他侍奉張勳如親爹,乖乖地把整個魯南的統轄權一股腦兒全交割給了這位蠻不講理的莽大爺,但內心裏卻因為張勳的鳩占鵲巢而恨得切齒咬牙。

張勳退出徐州之後,江蘇革命軍第三師冷?部隨即進駐。整個山東南線便完全失去屏蔽,直接暴露在革命軍的刀鋒之下。張勳雖然暫時擺脫了徐州之圍,但形勢依舊危急。他一麵飛電袁世凱要求緊急擴軍和增援,一麵命田中玉率所部統統開到魯蘇邊境的韓莊去頂革命軍的頭道炮火。過去,田中玉想坐觀張勳替他抵炮火,現在他卻不得不反給張勳捉住任意擺弄。這真把他弄得哭笑不得。他隻好一麵在張勳麵前假裝恭順,一麵卻暗中連連向張廣建訴苦,希望張廣建能通過袁世凱把張勳這名“敗軍之將”調離兗州。張廣建在對待張勳的問題上態度和田中玉是一致的。他也對張勳侵入他的勢力範圍感到非常不滿。但他畢竟比田中玉更有見識。他十分清楚,張勳的江防軍比田中玉的防營更有實力。在目前這種情勢之下,有個張勳在魯南替他坐鎮一陣,比把張勳弄走更為有利。況且從長遠來看,要把張勳攆出山東,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他自己重新打回江蘇去。因為革命軍的主力畢竟在江南,隻要張勳能占領江北,就替他在山東南邊築起了一道屏蔽。這樣一想,他就覺得不僅暫時把田中玉扔給張勳驅使一段時間是必要的,而且他還必須支持張勳擴軍求援的呼籲。他一麵致電田中玉,令他暫聽張勳指揮,毋得妄議,一麵急電袁世凱附議張勳的請援。他在電報中威脅說:“如東省不能撐持,則北方勢弱,大局可危。”

袁世凱並非不知山東的重要,隻是他手頭確實拮據,才致反複拖延對山東的援救行動。現在得著張勳、張廣建接連來電,形勢危在眉睫,他再也不能拖延了。於是,隻好拿出剛逼迫滿族親貴們捐獻的百來萬兩私銀和隆裕太後捐出的8萬兩黃金中的一部分,發給張勳,命他把江防軍擴充為40營,並撥給戰馬千匹、“曼利夏”步槍1萬枝、子彈4億發、大炮20門、炮彈2萬發以及相應兵額的軍需物資和餉銀等等。同時,還從直隸抽調出10營軍隊,緊急開赴魯南。也歸張勳統轄。這樣,張勳的兵力迅即增到50營,不久再擴編為60營,2.5萬餘人,餉械充足,聲勢重又大振。

眼看張勳已有力量頂住江蘇革命軍的進攻,而膠東形勢卻愈益吃緊,山東巡撫張廣建商得張勳同意,將田中玉及其所部調至濟南,並任命田中玉為北洋第五鎮統製(不久後改稱師長)。他從此集中精力專與膠東革命軍對抗,整個魯南便完全成了張勳的領地。

1912年2月,張勳剛在兗州立穩腳跟,清廷就以末代皇帝溥儀的名義,於當月12日下詔退位。接著,孫中山於14日宣布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職,南京參議院於15日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整個中國在名義上正式統一成了“民主共和國”。

國家的改朝換代,使得一大批清朝遺老遺少樹倒猢猻散,一個個惶惶如喪家之犬。他們有的流落到大連,有的流落到青島,有的鑽進天津外國租界當起了寓公。隆裕太後則帶著七歲的小皇帝龜縮進深宮,根據中華民國政府的《清室優待條件》,享受外國君主之禮遇和每年400萬元的生活費待遇,過起了封閉式的小朝廷生活。這種變化,使得張勳在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的心理一下子幾乎失去了平衡。他曆來以大清皇朝的耿耿忠臣自任。可是,現在大清皇朝倒台了。按照當時的客觀情勢,他隻有兩條路可走:要麼效法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的故事,也像某些遺老遺少一樣,躲進某個安全港裏去當寓公;要麼跟著袁世凱大總統進入中華民國去當“國民革命軍”的將領。就他本心意願而言,他自然絕不肯跟著袁世凱背叛大清皇帝去當什麼“民國”官員。慈禧太後在生之年,他曾在宮中警惕過袁世凱的叛逆可能。如果袁世凱的叛清行徑發生在當年,他肯定會毫不猶豫地衝上前去割下他的肥腦袋。但現在他卻眼瞪瞪瞅著袁的叛逆而無能為力。因此,在得到清帝退位以及袁世凱通電“讚成共和”並充任民國臨時總統消息的最初時刻,他曾經在一時激憤之下向袁世凱發了一份辭職電報。聲言他要“解甲歸農”,回老家江西奉新種田去。這顯然是無可奈何地向袁世凱表示的一種委婉的抗議和思想上的不協調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