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張勳受寵若驚,稽首再拜,然後起立,複又上馬,撥轉馬頭,馳向指揮位置。等“聖駕”臨近馬隊邊沿,他又高呼一聲:“鳴禮炮!奏樂――”
“通、通、通……”二十一響禮炮應聲而起,嚇得“聖駕”一行一個個目瞪口呆,大驚失色。袁世凱見著連忙解釋說:“聖上勿驚,奴才伺候的這叫鳴禮炮,是西式最高禮儀。”眾人這才定下了神。接著,軍樂隊鼓號齊鳴,高奏起法蘭西國歌《馬賽曲》。當時有一位名叫莫理遜的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在場聽了嚇了一大跳。心想,這可不得了,袁世凱奏外國國歌迎接本國國君,豈非有辱君國大體?誰知慈禧“老佛爺”聽後竟笑得合不攏嘴,一迭連聲地褒獎說:“唔,這洋喇叭聽起來是比我國嗩呐還更熱鬧。”
原來,當時的大清帝國君臣竟是誰都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什麼國歌這麼一回事。大家全都以為各種典儀奏奏樂章,無非是圖個熱鬧。既然是圖熱鬧,那當然是怎麼著熱鬧怎麼著來,誰還去管得它什麼樂典的內容和意義呢!
接下來,由張勳指揮馬、步、炮各分隊演練了幾套隊列動作,統統是雷厲風行,聲威赫赫,幹脆利落,整齊劃一,非常成功。就在表演結束,“老佛爺”看得連連點頭,準備盡興返駕之際,張勳卻突然臨場發揮,一聲號令,率領全隊將士齊齊跪下,連磕三個響頭後,同聲高呼:“敬祝聖上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壽無疆!”使整個校場的氣氛霎時熱烈到了頂點。這種無聊的祝福聲,“老佛爺”可沒有少聽過,但過去通常隻在宮廷朝儀活動中聽那些高級官吏們喊喊,而那些個官吏們一個個燒煙喝酒搞女人熬壞了噪子,搞沒了神氣,連叫起“萬歲”來也像是篩破鑼,聲音又吵啞又疲踏,更別說叫他們叫出幾分什麼激情來了,叫人一聽就知道他們不過是應付差事,走走過場而已。而現在張勳別出心裁地把這套祝福把戲移到了野外,由這些年輕力壯、精神換發、嗓音剛亮、激情澎湃的兵丁將弁們千軍萬馬眾口一聲呼將起來,其聲勢簡直如山呼海嘯,天回地應,直把個“老佛爺”捧得心醉神迷,什麼亡國之憂,破家之辱,一時統統拋到了九霄雲外,隻覺得這個世界令人留戀的東西實在太多,她哪怕是真的萬壽無疆,也享不盡忠臣良將們花樣翻新、層出不窮的擁戴和孝敬,也看不夠人世間萬花筒一般變化無窮的美景和奇觀。
“袁世凱,好孩子!這支隊伍愣叫你調教得活龍活現,實是難得!要是大清朝的臣子都像你這樣能幹長進,我就不愁國祚不盛了。”慈禧太後興奮不已地褒獎著袁世凱,隨即她又吩咐隨行軍機大臣說:“軍機處記著,皇上要賜袁世凱穿黃馬褂,紫禁城騎馬。”
自然,袁世凱的得寵,並不僅僅是因為此番演兵的成功,他還有其他種種陰謀動作,例如,他第一個“派兵勤王”,第一個向逃亡中的“老佛爺”個人行賄等等。但毫無疑問,此番的校場演兵,對於在慈禧心目中提高他的身價,實在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而這一點,與張勳的成功指揮是分不開的。因此,當夜,袁世凱就將張勳召到跟前,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表揚說:“少軒呀,你首回麵聖,就如此從容機敏,實在了不起。這樣,我就一切都放心了。”
可是,袁世凱卻沒有想到,這個正在以自己的出色表演為他贏取著太後的無量歡心和無比信任的笨蛋,他的腦子裏忠於皇帝的感情竟遠遠超過了忠於他袁世凱。然而,事實上,這卻正是張勳有別於袁世凱小站體係中其餘那些嫡係將領們的根本標誌。其餘那些將領如“龍、虎、狗”三傑和段芝貴、劉永慶等等,都是他的私屬。他們的最初官職就是袁世凱給予的。因而,在他們眼裏,袁世凱就是天,他們隻知有袁世凱而不想知道袁世凱頭上還有什麼皇帝和朝廷。他們竟然都在自己的部隊裏供奉袁世凱的長生祿位牌,每日下操,官長必問:“兵士們,咱們吃誰的飯?”兵士們則必須齊聲回答:“咱們吃袁督練的飯!”官長又問:“咱們替誰出力?”兵士們答:“咱們為袁督練出力!”他們就是這樣把朝廷的軍隊變成了袁世凱口袋裏的私產。而張勳卻不然,他在見到袁世凱之前,就已是一名“久沐皇恩”的高級軍官。在他的頭腦裏,無法抹去必須忠於朝廷的觀念。他雖然也感激袁世凱給予他的私恩,但他更不能忘記朝廷給予他的公恩。在他看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即使是袁世凱,也是沐浴著皇恩成長起來的。因此,他隻能把忠於朝廷放在第一位,而把報答袁世凱的私恩放在第二位。在他沒有得到直接為聖上服務的機會的時候,他這種思想自然無法表現出來。但現在,張勳已經得到了直接為皇上效勞的機會,那麼他就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他對“聖上”的耿耿忠心。他率隊齊呼“萬壽無疆”的節目就是事先並無安排而由他臨時自作主張、別出心裁地超常發揮出來的。這正是他那種超越袁世凱直接忠於皇上的心理的自覺不自覺的反映。盡管他明白,他的心情不一定能被“聖上”知道,但他隻要自己知道表達出了對皇上直接的忠誠和愛戴,他就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
他抱著這種心理指揮完歡迎儀式之後,立即又投入緊張的日常侍衛工作。而他的忠勇誠樸、刻苦耐勞的精神,到了這種具體工作中,便表現得尤為突出。自從接上了聖駕,他更夜以繼日地操持著各項侍衛事宜。從安排每日的行程和路線,到研究歇腳點、宿營地的地理要素、崗哨設置、兵力部署,以及清理前站,後隊護衛等等,件件安排得滴水不漏,萬無一失。更令人驚訝的是,他還夜夜堅持親自為兩宮站上一班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