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辮子大軍入京城!複辟夢斷天安門(13)(3 / 3)

袁世凱這才裝做突然被提醒的樣子哈哈大笑說:“是啊,是啊,你不問起我倒忘了。不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我是想給你挪動個位置。你知道,那支山東地方雜牌軍我並不看重,原先派你去統領,隻是因為剿匪任重,別人無能擔當。如今,你已經勝利肅清了匪患,勞苦功高,我不想叫你再在北邊戰場上吃苦受累了,那支雜牌軍就叫夏辛酉帶去勤王吧。你還是回到我的小站新軍本部來,給我去統帶右翼步隊第一營。這可是我的真正精銳啊!想來你該明白我對你的眷顧了。”

張勳聽了這話,不覺心裏“咯噔”一下涼了半截子。至此,他才明白,原來袁世凱往日大講特講的所謂“忠君愛國”“抗敵禦侮”全是一派虛言。實際上,他在養精蓄銳,坐觀成敗。他不僅不會把他的小站班底派出去跟洋兵作戰,連山東雜牌軍他也隻給6個營讓夏辛酉帶走。現在,他張勳已經“榮幸”地被袁大頭算作親將兜進口袋保護了起來,但眼看殺敵立功、捍衛社稷的宏圖大誌又將成為泡影,他不禁心痛得鼻頭一酸,眼眶裏竟不由自主地滾出兩行熱淚來。看來這情緒已無法掩飾,他幹脆放聲抽泣起來,喉音哽哽地說:“主公恩遇,敢不感銘終生?隻是國難當頭,身為俾將,不能為君赴死,馬革裹屍,於心何安?”

“嗯,少軒真乃愛國誌士,忠勇可嘉啊!不過,為國立功豈在一朝一夕?今後日子還長,機會多著啦!你看我那龍虎狗(即王仕珍、段祺瑞、馮國璋)三大將,不是來到山東都還未建寸功嗎?要知道,我的精銳,不到關鍵時刻,我是不會輕易使用的。一旦派上用場,那就是萬世之功。你現在已有精兵一營在手,還怕來日無功?”袁世凱見張勳那副傻樣子,心裏直感到好笑,但口頭上還是好言相慰。

張勳好不容易才慢慢恢複了平靜,領命前去接了新任。從此窩居濟南兵營,每日除點名操練之外,無所事事。隻聽說北邊八國聯軍攻陷天津,打下通縣,殺進北京,兩宮蒙塵,“西幸”太原,再遷西安。接著,李鴻章回京議和;皇帝在西安下詔“變法”;太後明諭“量中華之物力,結輿國之歡心”,全麵接受十二款條約,凡參加排外抗洋的王公大臣及各軍將領等等都將丟烏紗帽或者丟腦袋雲雲。

起初,他聽到那些連連失利的消息還非常著急,心裏直埋怨袁世凱未能讓他去立馬橫刀,為皇上保上一駕。直到聽了這最後一條,他才大吃一驚,豁然明白原來朝廷並無抗敵到底的決心,聯想起以往中國跟外國打仗,沒有一次不是以屈辱求和作結,他終於頓悟了,朝廷的政策核心,還是要與外國修好。而且他們往往都能一修就好,根本用不著什麼忠臣義士去為之保駕。因為一方麵,可以明顯地看出,外國人本來就沒有打算廢黜他們,另一方麵,他們有的是中華之“物力”去“結輿國之歡心”,誰要是一看到外國人進犯中國,就懵懵懂懂地跑去賣力禦侮,到頭來誰的腦袋準得成為朝廷向外國人求和的見麵禮。他對朝廷的這一套做法實在無法理解,甚至難免有點寒心。但從另一方麵想來,他又感到坦然,反正天下是皇帝家的天下,皇帝要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用不著別人去操閑心。做臣子的,第一要務是認真領會聖上的真實意圖,切實按照聖上的精神實質去辦事,免得打錯了主意,弄得糊裏糊塗丟了腦袋。想到這裏,他對袁世凱在整個聯軍進犯期間養精蓄銳,坐觀京、津失陷、皇帝逃亡的一係列荒唐做法,突然有了充分的理解,原來,袁世凱才是真正領會了聖上的精神實質,而如果按照自己的一腔血氣之勇貿然北上,即使不像聶士成、李秉衡那樣枉死戰場,也要被朝廷把腦袋割了提去向洋鬼子賠罪。想來自己這條小命能僥幸活到今日,實乃蒙了袁世凱的大恩大德。這樣,他原本對袁世凱不讓他出戰所抱的怨氣,便自然而然地變成了由衷的欽佩和感激。

想著想著,張勳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激動。他不由得感慨萬端地來到袁世凱內府,“撲通”一聲跪在他的跟前,口稱“感謝主公活命之恩”,腦袋直如搗蒜一般磕得數不清點數。反倒弄得袁世凱白眼瞪天,莫名其妙。直到問清原由,他才撚著兩撇短須哈哈大笑說:“少軒呀少軒,人說你是榆木腦筋不開竅,照我今天看來,倒不一定哩,來來來,快快坐下,再說說看,除了道謝之外,你對世事還有什麼體會?”

“洋人不可惹,聖命不可違!這是我積數十年見聞經曆,至今才領會到,而恩公大人卻早已實行了的一條至理。張勳不敏,日後願能常得恩公指教!”

“哈哈哈哈,少軒果然長進不小。照這樣下去,終有一日我倒要拜你為師了。”袁世凱聽了張勳讚譽,一時得意非常,竟又毫無顧忌地向張勳敞開了心扉。他接著說:“媽那個巴子,有人在老子衙門前放了一隻圓王八,頭戴翎頂,跪在洋大人跟前獻媚。這些個大膽刁民哪裏知道,本部院若不與洋人修好,豈有今日山東之安定?還有人謠傳山東為獨立王國,說老子是什麼‘魯王’。媽那個巴子,區區一省之王,老子可不在乎!”

這一夕談話,對張勳的影響之大,恐怕怎麼估計也不會過分。他不僅由此而進一步領會了袁世凱的欺世之道,而且通過加深與袁世凱的感情,獲得了很大的現實利益。沒過幾天,袁世凱就向逃在西安的慈禧聖母皇太後保奏張勳“疊次剿匪,尤為出力”,由參將提升為副將和記名提督總兵,賞給“壯勇巴圖魯”的勇號。張勳自離廣西邊防以來,已經連續10年沒有得到提拔,而此次數月之內竟得連續一提一記名,外加禦賜榮譽稱號,這是何等明顯的關愛!而實際上,張勳所得到的還不止這些,日後,他得以“麵仰聖顏”,直接邀寵於慈禧太後,無不得益於此次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