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正當張勳受到嘉獎,對袁世凱感戴不已的時候,他卻無意之間差點兒給袁世凱捅了一個大漏子。
原來,袁世凱酷愛商鞅、申不害等戰國時法家人物的嚴刑峻法、恩威並施的統治權術,並把那一套慘酷手法用來治理他的新建陸軍。他授權各級長官對不聽話的士兵可以任意責罰侮辱,扣發薪餉。他對士兵定出了整整18條斬罪,如“有意違抗軍令及淩辱長官者斬”,“頭目戰死,本棚兵丁並無傷亡者,悉斬以殉”,“結盟立會、造謠惑眾者斬”等等。他還在通往小站各道口設卡緝拿逃兵,抓住一名賞銀20兩,然後集合全軍當眾“哢嚓”一刀把腦袋砍下來,用竹竿撐著號令轅門,以儆效尤。袁世凱克扣軍餉吃空額也有絕招。他規定新軍士兵的月餉發放不許營官經手,而由糧餉局長官(即他的表弟劉永慶)派員在出操後當場點名,直接發到士兵手裏。這樣,表麵上杜絕了營官吃空額的現象,但是他向朝廷報告全軍兵額總數時,卻虛報了2000餘人,結果,這筆空額就全進了他的私囊。
袁世凱的這一套搞法,後來終於被一位名叫胡景桂的監察禦史得知,他在一些滿族親貴的慫恿下,向皇帝奏了一本,說袁世凱“嗜殺擅權”、“克扣軍餉,誅戮無辜”,以及“論情麵大小饋遺多寡”等等。於是,皇帝便派榮祿前往查辦。榮祿到了小站,張勳也被作為證人之一召去問話。當榮祿問到袁世凱有無上述犯科事實時,張勳一時保主心切,竟又拿出昔日他在蘇元春麵前為犯科部下辯解的那股勁頭,眼紅脖子粗地說:“媽那個巴子,什麼雞巴禦史瞎告鳥狀!咱堂堂袁督辦宰他七八十個逃兵都不可以還怎麼去治軍?不克扣軍餉,那些刁兵能乖乖聽話……”他沒有想到這種公事公辦的場合,跟當年蘇元春找他私下交談是不同的。他這麼一嚷,就等於當眾證實了袁世凱被參各款罪責全是事實。嚇得同時在場的阮忠樞連忙跪地為他“糾偏”說:“啟稟欽差大人,咱張中軍言之有理,按說將在外應有依律治軍之權。不過咱袁督辦實際上並未真正殺過逃兵,也未真正實行過扣餉製度。隻是某日命令某等殺了營門外一名鬧事的賣菜漢子。可能有人誤以為那就是濫殺兵丁也未可知。小人所稟都是事實,請大人明察。”
“放肆!兵丁不能濫殺,賣菜傭就可以擅害麼?叫你們袁督辦來,本大臣必當嚴譴!”於是,眾人戰戰兢兢退了出去。事後,才知道榮祿那番嚴厲查處的神色,隻不過是故意裝個樣子而已,實際上,他早已被袁世凱的重金孝敬買通,跑到小站來走了一通過場,回去後便“據實”奏報皇帝說,袁世凱確有缺點,但他不過是“擅殺營門外賣菜傭一條,已予嚴譴,其餘所參各條皆有輕重出入”,“不如乞恩姑從寬議,仍嚴飭認真操練,以勵將來。”
就這樣,袁世凱有驚無險,安全度過了一場危機。但張勳的好心好意的笨拙表現,卻不能不叫袁感到惱火,而阮忠樞隨機應變為他避重就輕,巧妙開脫的高度靈活性,則使他讚賞不已。兩人一比,一優一劣,黑白分明。好在他也知道張勳是出自好意,不忍就此撤換他,隻是私下交待阮忠樞,今後不必向張勳請示重大機要事宜,有事可直接商諸督辦本人。從此,阮忠樞成了袁世凱的直接屬員,而張勳隻是阮忠樞名義上的上司。實際上,等於從此有了兩個分工不同、地位並列的行營中軍。但凡重大機密,都由阮忠樞一手操辦,張勳統不知情。他隻管他的保衛和機關事務。張勳雖然粗心,也明顯地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不過,他沒有計較。他知道,這支新建陸軍就是袁世凱私人開的一家店鋪,店員的選募和官祿的予奪都是憑著袁的一句話。他能保持這個行營中軍的頭銜和部分職責,就說明袁世凱還對他有情。他隻有加倍努力地效盡犬馬之勞,才能繼續贏得袁世凱的眷顧,不該他知道的事情,他就不過問。這樣,他和阮忠樞之間也就沒有發生什麼權力之爭,各人辦各人的一攤子事,彼此仍然稱兄道弟。阮忠樞見他很知趣,雅量不小,也就對他抱著幾分出自真心的敬意。結果,這一對本來很可能鬧成冤家對頭的同事,反而關係日篤,彼此建立了終生的友誼。即此可見,張勳雖然時至此刻,仍會由於性格上的原因,時常鬧出些小笑話,但從大體上說,他的官場技藝卻已經達到了相當圓熟的程度。
轉過頭來,已是戊戌年。這一年,發生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戊戌變法運動。年少誌高的光緒皇帝想要勵精圖治,當一名中興之主。於是網羅了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一大批愛國情切、生氣勃勃的年輕書生,試圖實施變法。當年6月11日,皇帝下詔“明定國是”,宣布了一些改革措施,變法正式開始。但光緒的一係列變法措施違犯了“祖製”,引起了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頑固派的激烈反對。光緒皇帝生性懦弱,沒有兵權,麵對頑固派的反攻百般無奈,終於想起了在小站練兵的袁世凱,並一心指望他來保駕護航,維護變法大業。
袁世凱是一名慣於鑽營投機,見風使舵的兩麵派老手。他先前見康有為等人在皇帝麵前鬧得紅紅火火,眼看變法大有可為,他也就積極投上一股。他曾到北京和康有為交上了朋友,到處慷慨陳詞聲言變法之利,並把他的練兵吹噓為實行變法的具體行動。他還交納會費參加了康有為組織的強學會,並為該會募集了一大筆活動經費。6月,變法令下後,慈禧太後逼迫光緒皇帝驅逐支持變法的師傅翁同龠禾回老家。當翁老頭被逐出京路過天津時,袁世凱還派人持厚禮相送,表示同情。然而,當他最終看清太後勢力強大,皇帝不足為靠時,他竟一反常態,毫不猶豫地一頭鑽進了太後的懷抱,而把個授之以大任的“萬歲爺爺”活活地出賣了。關於這一段故事,史籍上有著詳盡的記載,無庸本著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