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外上髁炎,又名肘外側疼痛綜合種,俗稱網球肘,是由於前臂伸肌群長期反複地強力收縮或牽拉,導致這些肌腱附著點發生急性或慢性積累性損傷而形成的無菌性炎症。常見於經常使用臂力的勞動者及網球運動員。以肘關節外側局限性疼痛,用力握拳及前臂作旋前伸肘動作或腕關節背伸時疼痛加重,肱骨外上髁和其附近有局限性壓痛點等為特征。
肱骨外上髁炎屬中醫學中傷筋、肘痛等範疇。認為係由肘部外傷或勞損、或外感風寒濕邪致使局部氣血凝滯,絡脈瘀阻而發為本病。本病采用藥浴療法具有較好的療效。
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食醋100毫升,海風藤、石楠藤、天仙藤、雞血藤、五方藤、十大功勞葉各15克,桑枝12克,蒼耳子、艾葉各10克。
“用法”將上藥加水2000毫升,煎沸20分鍾,將藥液倒入盆中,加入食醋,趁熱熏洗患處。每劑為1日量,每日2次,每次30分鍾。
“功能”舒筋活血,通絡止痛。
“主治”適用於肱骨外上髁炎。症狀為肘關節外側局部性疼痛,前臂旋轉或腕關節背伸時疼痛加重,肱骨外上髁和其附近局限性壓痛點。
療方2
“成分”銀花60克,七葉一枝花、大黃、蒼術、皂角刺、秦艽、紅花、當歸各30克,石菖蒲15克。
“用法”將上藥加入清水適量煎沸後,過濾去渣,倒入盆中,待藥液溫度稍涼後,以毛巾蘸取藥液擦洗患處,或將患處浸入藥液中泡洗。每劑藥可洗用2日,每日2~3次,每次持續30~60分鍾。5日為1療程。
“主治”適用於濕熱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症見局部紅腫,疼痛,活動受限等。
“提示”用此方洗浴前,先配合做理療,洗浴後還可外敷金黃膏等,則可提高療效。
療方3
“成分”伸筋草、桂枝、生薑各30克,生川烏、生草烏、細辛各15克,生南星10克。
“用法”將生川烏、生草烏、生南星加水先煎沸15分鍾,再加入其他藥物共煎15分鍾後,過濾去渣後,倒入盆中,用毛巾蘸取藥液擦洗患處,或浸入藥液中泡洗。每劑藥可洗2日,每日2~3次,每次30~60分鍾,5日為1療程。
“主治”適用於寒濕痹阻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症見局部冷痛明顯,遇冷則加劇,活動受限,局部腫脹等。
“提示”本方中生川烏、生草烏、生南星均有毒,應先煎、久煎,若局部有皮膚破損則不宜用此方洗浴,更不可將藥液漬入口、鼻、眼內。藥液溫度不宜過低,若感覺涼時,可適當加熱後再洗。
療方4
“成分”生川烏、生草烏、生半夏各15克,川椒、蘇木、生南星、細辛、桂枝各12克。
“用法”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後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熏洗前應先進行手法治療(在患處進行分筋、理筋、鎮定),使局部勞損肌腱粘連得以鬆解後,再進行熏洗。每劑可用2日,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熏蒸15分鍾,浸洗15分鍾。
“功能”溫經散寒、活血舒筋、止痛。
“主治”適用於肱骨外上髁及橈骨莖突炎。
“提示”此方為熏洗用藥,切忌口服。
療方5
“成分”海風藤、石楠藤、寬筋藤、雞血藤、五方藤、十大功勞各15克,桑枝12克,蒼耳子、艾葉各10克。
“用法”將藥加清水適量,煎數沸,將藥液倒入盆內,熏前在藥湯中加入適量醋,趁熱熏洗患處。若病情較長頑固者,可先將本方水煎內服,複煎後再行熏洗。
“功能”舒筋活血、通絡止痛。
“主治”適用於網球肘。
“提示”此方為熏洗用藥,切忌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