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單皰病毒性角膜炎(1 / 1)

單皰病毒性角膜炎(即西醫學之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種常見的角膜炎疾病,病源體為單皰病毒(HSV)。本病屬於中醫聚星障、銀星獨見等範疇,是黑睛上生多個細小星翳,伴澀痛、畏光流淚的眼病。常在熱病後,或慢性疾病,或月經不調等陰陽氣血失調的情況下發病,多單眼為患,也可雙眼同時或先後發生。病情初起,沙澀疼痛,畏光流淚,抱輪紅赤或紅赤不顯;黑睛驟起翳障,如針尖或稱星大小,色灰白或微黃,少則數顆,或齊起,或先後漸次而生,其排列形式不一,可散漫排列如雲霧狀,可聯綴呈樹枝狀,一般不化膿,但病程較長。若星翳傍風輪邊際而起,擴大連接,中間潰陷者,變為花翳白陷;若複感邪毒,團聚密集,融成一片,潰入黑睛深層者,變為凝脂翳。

本病病程遷延,易反複發作。治不及時,可發生花翳白陷、凝脂翳等症,愈後遺留瘢痕翳障,影響視力。臨床以怕光,流淚疼痛,角膜混濁,視力障礙為特點。檢查可見:睫狀充血,角膜可見霧形或點、片狀混濁。其病因病機由風熱或風寒之邪外侵,上犯於目;或外邪入裏化熱,或因肝經伏火,複受風邪,風火相搏,上攻黑睛;或過食煎炒五辛,致脾胃蘊積濕熱,熏蒸黑睛;或肝腎陰虛,或熱病後陰津虧耗,虛火上炎。

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大青葉250克。

“用法”將上藥加清水5000毫升中煎煮,然後過濾去渣取液衝洗。每日洗眼3~4次,每次10~20分鍾。

“功能”肝經風熱型聚星障。

“主治”單皰病毒性角膜炎

“提示”多數患者在浸眼3分鍾左右後眼部刺痛,此時可閉目幾秒鍾。不痛後繼續睜眼衝洗。

療方2

“成分”五倍子、苦參、白芷、川芎、荊芥、防風、羌活、升麻、薄荷、草決明各6克,柑子葉3克,蔥3根。

“用法”將上藥混合共研為細末,分10日使用,每次6克。使用時將藥末放入適量清水中煎煮,後放蔥3根,然後用紗布過濾去渣,趁熱先熏後洗患部。每日2次。

“功能”熱毒熾盛型皰疹性角膜炎。

“主治”單皰病毒性角膜炎。

“提示”患者熏洗後應避風靜臥30分鍾,以防毛孔張開,風寒趁虛而入。本法可連續使用,但不宜超過30日。

療方3

“成分”蒲公英、銀花、生地、菊花、玄參、夏枯草、決明子、玄明粉各10克,黃連6克,甘草5克。

“用法”將上藥加入清水500~600毫升中煎煮,水開後,繼續煎煮20分鍾後關火,過濾去渣後取液,待藥液微涼後洗眼,每日3~4次。

“功能”肝經風熱型聚星障。

“主治”單皰病毒性角膜炎。

“提示”玄明粉應後下。

療方4

“成分”硼砂、荊芥、防風、黃連、苦參、五倍子各3克,銅綠1.5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罐中,加入適量清水煎煮,煎取藥液200毫升,然後過濾去渣後取液,將兩眼靠近罐口,讓熱蒸氣熏兩眼,待藥液冷卻、沉澱後,將藥液倒出外用洗眼。

“功能”外感風熱型聚星障。

“主治”單皰病毒性角膜炎。

“提示”藥溫不宜過高,大約在15~25℃,以免燙傷眼睛。

§§第九章 骨科病浴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