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翳是由於角膜炎症或外傷遺留的瘢痕形成不同程度和不同範圍的角膜混濁。如為彌漫性、淺在性混濁,稱為角膜雲翳;稍厚者名角膜斑翳;更深、更厚的白色瘢痕組織,稱為角膜白斑。中醫學稱本病為“冰瑕翳”、“雲翳”和“宿翳”等。臨床以畏光,流淚,疼痛,角膜混濁,視力障礙為特點。檢查可見:睫狀充血,角膜可見霧形或點、片狀混濁。其病因病機為風熱毒邪,侵犯黑睛或肝熱內蘊,上攻於目;或濕熱蘊積,複感風熱毒邪而致。

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秦皮、黃柏、黃連、黃芩、決明子、蕤仁各18克,梔子9克,大棗5枚。

“用法”將藥加清水煎數沸,取藥液備用。使用時患者仰臥,用藥液洗患眼。每日洗1~2次,5日為1療程。

“功能”清熱燥濕、退翳明目。

“主治”角膜翳。

“提示”藥液溫度不能太高,以免燙傷眼睛。

療方2

“成分”秦皮、升麻、黃連各30克。

“用法”將藥加清水煎至濃汁,紗布過濾,取汁澄清,備用。臨用時,用消毒後的注射針吸取藥液適量,衝洗患眼,如屋漏雨狀,反複衝洗之。每日衝洗5~6次。

“功能”升清降濁、清熱明目。

“主治”角膜翳。

療方3

“成分”川黃連、杏仁各3克,歸尾、赤芍、地膚子、菖蒲各6克,羌活1.5克,白礬1克。

“用法”將藥加清水500毫升煎沸後,用紗布過濾取汁,倒入碗內,稍涼即用幹淨布蘸藥液洗患眼。每日洗3次。

“功能”清熱祛濕、化瘀通絡。

“主治”適用於胬肉菌毒、一切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