蟯蟲病發生無季節性,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寄生蟲疾病,可通過接觸傳染,特別是幼兒園之類的兒童機構,通常會相互傳播和反複感染。主要臨床表現為飲食異常,夜間睡眠不安,肛門周圍瘙癢、大便有蟯蟲排出史。日久可導致患兒麵色萎黃,形體消瘦。其病因病機多因飲食不潔,特別是誤食染有蟯蟲卵的食物,或指甲、衣服、被褥附著蟯蟲卵誤入口中而患病。中醫藥治療本病有較好療效。
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鶴虱、苦參、百部各15克,花椒6克。
“用法”上藥加水煎煮後過濾取計,臨睡前洗肛門、陰部10~15分鍾,連洗3日。
“功能”燥濕殺蟲。
“主治”適用於小兒蟯蟲病。
“提示”因蟯蟲(雌蟲)於夜間爬出肛門產卵,所以中藥熏洗的時間以晚上睡覺前為宜。
療方2
“成分”百部、苦參各15克。
“用法”將藥加水煎煮後過濾取汁,每晚熏洗肛門,再將六神丸1粒塞入肛門內。連用1周。
“功能”燥濕解毒殺蟲。
“主治”適用於小兒蟯蟲病。
療方3
“成分”百部、鶴虱各15克,明礬、胡連各6克,雄黃3克,樟腦2克(後下)。
“用法”先將藥倒入沙鍋水煎20分鍾,煎後放入樟腦,將藥液倒入幹淨的盂盆中,待水溫適當時,抱小孩坐盆上,蒸熏肛門,至藥液溫熱時,洗浴患兒肛門。連續熏洗3日。
“功能”殺蟲止癢、清熱燥濕。
“主治”適用於小兒蟯蟲病。
療方4
“成分”苦楝根皮20克,鶴虱、蛇床子、生百部、野菊花各15克,生甘草5克。
“用法”上藥放入沙鍋內加水2000毫升,煎沸3分鍾後倒入潔淨容器內,待藥溫適度,坐熏。溫度進一步降低時用藥液洗滌肛門。每日1次,連續用藥3~5日後,可全部治愈。
“功能”殺蟲止癢。
“主治”適用於小兒蟯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