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又稱尿床,是指3歲以上的小兒,睡眠中小便自遺,醒後方覺的一種病症。3歲以下的嬰幼兒,由於智力發育未臻完善,排尿的正常習慣尚未形成,或者貪玩少睡,精神過度疲勞等,均可引起暫時遺尿,這些都不屬於病態;若3歲以上的幼兒,尚不能自控排尿,每睡必遺,形成慣例,則應視為病態。本病若經久不愈,可影響小兒的精神和生活。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腎氣不足,下無虛寒,或病後體虛,肺脾不足,或心經熱盛所為,當以培元補腎,健脾益肺為治,可選用下列足部藥浴療法。
足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川續斷、金毛狗脊、女貞子各30克,黨參、茯苓各20克,甘草6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前取汁,倒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浸洗患兒雙足。每晚1次,每次10~15分鍾,連續5~7天。
“功能”補腎止遺。
“主治”用於腎虛遺尿。
療方2
“成分”烏梅100克。
“用法”將烏梅擇淨,烏梅核錘破,同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浸洗患兒雙足。每晚1次,每次10~15分鍾,連續5~7天。
“功能”補腎止遣。
“主治”用於腎虛遺尿。
療方3
“成分”淡竹葉、車前葉各20克。
“用法”將二葉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浸洗患兒雙足。每晚1次,每次10~15分鍾,連續5~7天。
“功能”清熱止遺。
“主治”用於心經熱盛,下移小腸所致的遺尿。
療方4
“成分”黃柏、通草、竹葉各15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浸洗患兒雙足,每次10~15分鍾,每晚1次,連續5~7天。
“功能”清熱止遺。
“主治”用於心經熱盛所致的遺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