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又名汗疹或紅粟疹,屬於中醫痱瘡等病症範疇。多發生於夏季,主要是由於外界氣溫增高,濕度較大,分泌的汗液不能順暢地由汗腺口排出而發生。全身或局部出現皮膚丘疹或小水泡,伴有瘙癢、煩躁等為主要症狀。其病因病機多因感受暑邪熱毒,與風邪搏結,鬱結於肌膚所致。采用藥浴治療本病有較好的療效。

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苦參、生大黃各20克,冰片、雄黃、黃連各10克。

“用法”將上藥浸泡於300毫升75%酒精中,用棉花蘸取藥液塗擦患處,每日3~4次。連用3~5日。效果佳。

“主治”各種痱子。

“提示”上方中雄黃有毒,擦顏麵時應注意不要滴到眼上。

療方2

“成分”黃柏、徐長卿、野菊花、地膚子各30克,明礬1克。

“用法”將上藥入鍋,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待藥溫至皮膚適應時,洗浴患處或濕敷。每日2~3次,每次5~10分鍾,一般3~5日見效,連用5~7日。療效滿意。

“主治”各種痱子。

“提示”本方也可用於成年人。如果合並感染,可取上液200毫升加金黃散15克調勻,外塗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