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會陰側切硬結(1 / 1)

本病症是指婦女分娩時,會陰側切術後形成的硬結。中醫無此病的記載。此病現在臨床上常可見到,往往給患者帶來痛苦和不適。

(一)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蛇床子、野菊花、苦參、馬齒莧各15克,生黃柏、鶴虱各10克,生甘草9克。

“用法”上藥煎後去渣,取藥液趁熱局部熏蒸,待稍涼後外洗。每日1劑,熏洗2次。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生肌止痛。

“主治”適用於會陰側切術後硬結。

療方2

“成分”蒼術、大青葉各30克,黃柏9克。

“用法”用水煎至2000毫升,熏洗陰部。每日1劑,每日2次。

“功能”清熱燥濕、涼血解毒。

“主治”適用於會陰切口感染、紅腫有膿液。

(二)坐浴療法

“成分”馬齒莧、芒硝、瓦鬆各15克,川椒、白蘞、蒼術、防風、枳殼、側柏葉、黃柏、苦參、木模皮各9克。

“用法”將藥置於紗布袋中紮口,加水5000毫升,水煎後取出紗布袋,趁熱熏患處,稍溫後用紗布洗及坐浴。每日1劑,每日2~3次,每次20分鍾。坐浴至切口拆線後即可止。

“功能”清熱解毒、排膿、去腐生肌。

“主治”適用於會陰口愈合不良、老年性陰道炎、外陰炎、外陰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