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屬於慢性子宮頸炎,子宮頸外口處的鱗狀上皮因炎症而喪失,被頸管的柱狀上皮所覆蓋,使這部位的組織呈顆粒狀的紅色區。宮頸糜爛可分為三度,輕度:表麵光滑,病變範圍不超過宮頸麵積的1/3.中度:糜爛麵積超過宮頸的1/3,但小於1/2,或麵積雖不大,但表麵呈顆粒或乳頭狀糜爛者。重度:糜爛麵積超過宮頸麵積的1/2,表麵呈明顯的顆粒或乳頭狀糜爛。臨床以白帶增多,接觸性出血為主要特點。相當於中醫學“帶下”範疇。

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苦參、蛇床子各2000克,黃柏、蒼術各1000克,白芷、川椒各500克,明礬90克,薄荷腦60克。

“用法”將上藥(除後2味)煎汁,溶入明礬,後過濾、濃縮至約3000毫升,加入薄荷腦,再加入95%乙醇500毫升,靜置3天,吸取清液,分裝滅菌備用每次取500毫升,加熱水至2000毫升,趁熱熏洗患處。每日2次。

“功能”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主治”適用於宮頸糜爛、各種陰道炎、外陰白斑等。

療方2

“成分”紅藤、生地、烏梅、石榴皮、蒲公英、忍冬藤、生地榆各20克,仙鶴草、赤芍各15克,黃柏10克。

“用法”將上藥加水煎之,濾出200~300毫升藥液,置盆中徐徐浸入陰道。每次20~30分鍾,5次為1個療程。重者可進行第二療程,輕者每日1次,重者每日2次。

“功能”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祛腐生新。

“主治”宮頸糜爛。

“提示”本病重在預防,除藥浴治療外,應講究衛生,避免多孕多育。

療方3

“成分”虎杖、千裏光、銀花藤、野菊花、蒲公英各250克,艾葉60克。

“用法”上藥水煎後,每次取1/4加溫水1倍,衝洗陰道。每日2次,10次為1個療程。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斂瘡。

“主治”宮頸糜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