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頭皸裂俗稱奶頭風,為哺乳期婦女所常見,初產婦易發生。表現為乳頭皮膚裂傷或糜爛,痛如刀割。除影響哺乳外,並可引起乳頭炎、乳暈炎和乳腺炎。病因病機為暴怒或抑鬱,以致肝氣不能疏泄,肝經濕熱蘊結,外發肌膚。藥浴治療本病有較好療效。
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爐甘石、花蕊石、寒水石各20克。
“用法”上藥共研為細末,加水500毫升,水開後,繼續煎煮15分鍾,待藥冷後以無菌紗布蘸藥液頻洗患處15~20分鍾。然後以菜油適量調上述藥粉,並加冰片少許調勻,外塗乳頭,每日2~3次,一般3~5次即可得愈。
“主治”適用於新、舊乳頭皸裂。
“提示”乳頭皸裂後,應停止小兒直接吮乳,用玻璃罩橡皮乳頭放在乳頭周圍皮膚上哺乳,或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喂養;症狀輕者,必要時可在哺乳後塗藥,在哺乳前洗去。
療方2
“成分”馬齒莧、黃柏各30克,蛇床子20克,地膚子、苦參各15克,蒼耳子1.0克。
“用法”將上藥加水1000毫升,浸泡5分鍾後煎取500毫升,待藥液冷卻後以紗布3~4層浸入藥液中濕敷患處15~30分鍾。待滲出減少後,外塗青黛散調麻油,每日2次。
“主治”適用於濕熱證患者,症見乳頭潰爛流膿,或濕疹樣變,糜爛滲液,疼痛劇烈,瘙癢不適,口苦口幹,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等。
“提示”忌熱水或肥皂水洗浴。配合內服清熱利濕之品加龍膽瀉肝湯等,並停止小兒吮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