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流行性乙腦炎(1 / 1)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多見於夏秋季,本病是由乙型腦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樞神經係統急性傳染病。一般有頭痛、四肢痛、嘔吐、嗜睡,重者出現驚厥、癱瘓、呼吸、吞咽困難和休克,結合血液檢查和腦脊液檢查多可診斷。傳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動物,通過蚊子叮咬而傳播,人與人之間接觸不會傳播。本病毒主要分布在亞洲遠東和東南亞地區。此病典型的症狀是高燒、頭痛、昏迷和抽搐。

乙腦根據病情可分為輕、中、重三型。輕型患者神誌清楚,可有不同程度頭痛、嗜睡,體溫多在38℃~39℃之間,一般一周內可恢複;中型患者有意識障礙,昏睡或淺昏迷,體溫多在40℃左右,可有短暫抽搐,病程約為10天,無後遺症;重型患者體溫常持續40℃以上,神誌昏迷,有反複或持續性抽搐,出現病理反射,並出現呼吸衰竭,病程兩周以上。乙腦並發高熱、身痛時配合藥浴療法,有明顯療效。

全身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冰片適量。

“用法”將冰片研為細末,加入3~4倍蒸餾水混合均勻後,用消毒棉簽蘸藥液反複塗搽雙足心湧泉穴,可同時配合搽全身,或兩側腋窩、腹股溝、肘窩等處。此法不僅退熱快,且在減輕或消除高熱帶來的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等方麵優於乙醇擦浴,且可避免乙醇擦浴後全身發冷的副作用。

“功能”解表退熱。

“主治”適用於乙腦高熱,頭痛,身痛等。

療方2

“成分”羌活、獨活、白芷、菖蒲、藿香各等量。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入清水少許,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置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搽洗全身,並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鍾,連續3~5天。

“功能”祛風除濕,芳香開竅。

“主治”適用於乙腦身痛,頭痛,嗜睡等。

§§第四章 外科病浴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