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是由於髒腑功能失職導致水液不能正常輸布排泄而瀦留於體內,引起周身或局部浮腫的病症,其表現為眼瞼、頭麵、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此證類似於現代西醫學的急慢性腎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變、內分泌失調及營養障礙等疾病所出現的水腫。其病因病機為風邪外襲、肺失通調,濕毒浸淫、內歸脾肺,水濕浸漬、脾氣受困,濕熱內盛、三焦變滯,飲食勞倦、傷及脾胃等。
(一)全身藥浴療法
“成分”樟柳、赤小豆、蔥白各60克,麻黃(去節)30克。
“用法”將藥加水適量,煎湯去渣後,倒入熱水盆中,洗浴20分鍾。輕者隔日1次,重者每日1次。
“功能”發汗解表、利水消腫。
“主治”全身水腫。
(二)手足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桐葉、赤小豆各適量。
“用法”將藥煎湯取汁,飲少許,並浸漬手足。
“主治”手足浮腫明顯者。
療方2
“成分”赤小豆750克。
“用法”加水5000毫升,文火煎煮赤小豆,待赤小豆熟透後,取出藥液,溫度適中後浸泡足、膝。
“主治”水腫。
“提示”水腫初期,應吃無鹽飲食,待腫勢漸退後,逐步改為低鹽。忌食辛辣、煙酒等刺激性物品。起居有常,預防感冒,不宜過度疲勞,尤應節製房事。
療方3
“成分”楠木、桐木各適量。
“用法”將藥煎湯取汁,飲少許,並浸漬雙足,每次20分鍾。每日1次。
“主治”水腫自足起者。
療方4
“成分”木防己50克,宣木瓜(木瓜)、車前草各3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10~30分鍾,連續3~5天。
“功能”清熱利濕。
“主治”適用於水腫尿少。
療方5
“成分”生薑50克,大腹皮、茯苓皮、廣陳皮各30克,附片、桂枝各10克。
“用法”生薑切細,同上藥放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10~30分鍾,連續3~5天。
“功能”溫陽化濕。
“主治”適用於水腫尿少。
療方6
“成分”蔥葉及蔥莖適量。
“用法”將蔥葉及蔥莖擇淨,切段,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10~30分鍾,連續3~5天。
“功能”解表化濕。
“主治”適用於水腫尿少。
方7
“成分”黨參、黃芪、白術、茯苓、生薑各30克。
“用法”生薑切細,同上藥放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10~30分鍾,連續3~5天。
“功能”健脾利濕。
“主治”適用於脾虛水腫。